第317章 纸张(2/2)
颜色方面也是五花八门,既有洁白如雪的,也有微微泛黄的,真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李渊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些纸张。
他感受着不同纸张带来的独特触感,时而惊叹于其质地的精良,时而又对某些纸张的色泽赞不绝口。
造纸是非常繁琐的,从准备工作到最后的成品,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李渊足足花费了半年之久,才造出如此之多各类品种的纸。
且看李渊虽然直至十二月份方才聚拢起众多工匠,但实际上,自他在洛阳收拢这些造纸工匠伊始,便已然提前筹谋好了一切。
在十二月份到来之前,李渊便已指示这些工匠着手展开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那些原本需要经过漫长晾晒、精心浸泡以及细致分类等繁杂工序的环节,李渊皆让工匠们早早地预备妥当。
如此一来,当真正进入十二月之后,仅需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能顺利完成纸张制作的最后关键步骤。
千万莫要觉得这半年时光颇为漫长,须知在古代社会,传统造纸工艺所需耗费的时日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以宋代声名远扬的宣纸为例,其整个制造过程常常需要历经长达一至两年之久方可最终完工。
然而,李渊却仅仅凭借着半年的精心筹备,加之一个月的不断试验摸索,竟然能够成功造出多达十余种类别的纸张!
这般成果着实大大出乎了李渊对于这群工匠能力的预期设想。
不得不说,这批工匠不愧是所处时代最为顶尖卓越之辈,他们对于技艺的领悟与掌握堪称登峰造极。
往往李渊只需稍加点拨引导一二,这群能工巧匠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呈献出令人惊叹不已的作品,给予李渊一份出乎意料之外的巨大惊喜。
此时此刻,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满足之色。
只听得一阵“哗啦啦”的声响传来,李渊随手拿起了放在桌上的一张洁白如雪的纸张。
他眼神专注地凝视着那张纸。
紧接着,他伸出右手,高声喊道:“拿笔来!”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震得整个房间都嗡嗡作响。
话音未落,便见一名工匠迅速上前,毕恭毕敬地将一支精心打造、美轮美奂的毛笔递到了李渊手中。
这支毛笔的笔头由最上等的羊毛制成,笔杆则选用了珍贵的檀木,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而在李渊身旁不远处,一方早已磨好的砚台正静静地放置着,等待着主人用它研出墨汁。
李渊轻轻地用毛笔蘸取了一些墨水,然后缓缓地抬起手臂。
就在这时,周围的文武百官们像是得到了某种信号一样,纷纷好奇地探出脑袋,想要一睹这位大将军究竟会在这张纸上写下怎样的文字。
人群之中,钟繇也夹杂其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