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护匈奴中郎将(1/2)
他们已然获得了准确无误的情报:朝廷准备劝降李渊,让其归附于朝廷,并封李渊“护匈奴中郎将”这一官职,命其镇守雁门关。
在他们眼中,这样的条件堪称极具诚意。
毕竟,李渊原本只是一个造反的反贼,如今却能够一跃成为秩比两千石且手握实权的中郎将,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按理说,李渊应该感到心满意足才对,又怎会有所不满呢?
然而此刻,在那刺史府的大堂之内,却是弥漫着一股浓烈到几乎化不开的肃杀之气。
只见数十名身披重甲的士兵整齐地站立在两侧,他们个个手持利刃,眼神之中透露出无尽的杀意,恶狠狠地注视着那位前来出使的汉庭使者。
面对如此阵势,这位使者在踏入大堂之后,脸上竟然没有流露出半分惧色。
他的目光犹如两道冷电一般,直直地射向端坐在主位之上的李渊。
对于两旁那些试图给他施加压力的甲兵们,他更是视若无睹,仿佛完全没有感受到那股逼人的寒意和凌厉的杀气。
手捧着诏令。
突然之间,只听得使者高声怒吼道:“大胆李渊,此乃是陛下亲自下达的诏令,尔敢不奉诏!”
随着这句话音落下,整个大堂里的氛围瞬间变得愈发凝重压抑起来,就好似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那种沉闷与死寂。
堂内气氛凝重,众将和甲士们一个个面色冷峻,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兵器,手臂肌肉紧绷,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便会如饿虎扑食般冲上去,将眼前之人乱刃分尸。
站在李渊左侧的黄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那笑容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仿佛在看一个已经命丧黄泉的死人。
而站在李渊右侧的阎忠则低垂着头,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之中,似乎在权衡此举对于大将军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与此同时,那些文吏们见到这般情形,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期待之色。
要知道,这可是摆脱贼寇、重获新生的绝佳契机啊!
只要李渊能够顺利接下这份诏令,那么从此以后,他便是堂堂正正的大汉官员了。
一想到这里,这些文吏们怎能不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呢?
毕竟,一旦李渊成为大汉官员,他们也就拥有了更多与李渊讨价还价的资本。
此时,李渊稳稳地端坐在主位之上,突然发出一声轻蔑的轻笑。
“护匈奴中郎将?秩比两千石?统兵两千五百人?”
他喃喃自语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紧接着,只见李渊双目中寒光一闪,心中的杀意瞬间涌现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他猛然间站起身来,动作迅猛如风,毫无征兆。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惊愕之中尚未回过神来时,李渊已然伸手拔出腰间悬挂的利剑,剑身闪烁着冰冷的寒芒。
随后,他迈开大步,径直朝着使者走去,步伐坚定有力,气势汹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