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裴氏(2/2)
几十万的兵马啊,光是那身披重甲的精锐士兵就有四五万之多!
这里所说的披甲精锐可不是普通士兵,而是像亲兵、部分战兵以及一些装备精良的辅兵那样的精英力量。
要知道,即便是当今的大汉,一时间恐怕也难以拿出这么多的甲胄装备来武装自已的军队。
裴氏族长听完儿子这番话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心里明白,儿子说的不无道理,但要让他就这样轻易放弃祖宗基业,向敌人投降,实在是心有不甘呐!
看到父亲开始认真思考自已的建议,儿子心中暗喜,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加大劝说的力度。
“父亲,黄巾贼已经攻打河东整整一个月有余了,至今我们都还未看到朝廷派来的援兵,就连从河北方向出兵的迹象也丝毫未见啊!”
这位中年男子满脸忧虑地望着他的父亲,眼中满是急切与不安。
裴氏族长听到这话后,不禁皱起了眉头,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说起这件事,他心中就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当他察觉到黄巾贼有所异动、企图进犯河东时,便迅速上表给当今天子,详细禀报了此事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然而,这份奏折却如同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一般,杳无音讯,没有激起半点波澜。
除了调遣关中地区的董卓率领五千兵马进驻蒲坂之外,再没有收到关于其他援兵的任何消息。
可区区五千人马,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多达十几万的黄巾军呢?
要知道,这些贼寇可不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只会拿着锄头干活的普通农民,他们可是经过多次战斗洗礼、屡次击败汉军的真正精锐之师啊!
尽管对于如今汉室的统治,裴氏族长内心深处也有着诸多不满和抱怨,但他从未动过投降黄巾贼的念头。
毕竟,大汉王朝历经四百余年风风雨雨,根基深厚,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依然坚如磐石。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愚蠢到拿自已全家人的身家性命,去冒险投靠那看似强大实则虚幻飘渺、成功可能性微乎其微的反贼一方。
然而此时此刻,城外大军即将兵临城下。
到了他选择的时候了,难道自已真的要押上全族数百口人的身家性命,去与黄巾贼拼杀到底?
裴氏族长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脸上的表情凝重而又复杂。
他身旁的中年男子见此情形,忍不住开口劝道:“父亲,您好好考虑一下吧。薛家已经给吾等做出了表率啊,他们虽然失去了土地,但至少保全了全族老小的性命,还有那些积攒多年的钱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