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他道心又碎了(1/2)
第382章他道心又碎了
燕东园。
许青舟把和印度这个研究所的事情说了一遍。
从孪生素数猜想到波利尼亚克猜想,现在关于局部光滑性的研究居然也撞在一起。
宋瑶为这位印度小哥默哀,每个研究的课题都能和许青舟重合了,次次都被制裁。
许青舟揽着宋瑶,淡淡的发香钻入鼻尖,又忍不住在她的脖子上吸了两口子,奶香奶香的。
热气打在敏感的皮肤上,让宋瑶不安地动了动,把他推开,“别乱动,看消息。”
“去卧室躺着看”许青舟提议。
“呵。”
宋瑶呵呵两声,不想搭理这家伙。
许青舟也不着急,陪宋校一起刷微博。
有关他的话题很多。
“阿三挺嚣张啊。”
“该说不说,人家真有嚣张的资本,这是个牛逼人物。”
“这次许神估计栽了,三哥在这方面挺厉害,而且这个人曾经还是专门从事调和分析研究,以前的振荡奇异积分的弱(1,1)估计就是这个人搞出来的。”
“牛皮,这届网友可以啊,这些信息都能查到。”
“我相信许神。”
“搞科研可不能用爱发电,你相信没用,许神自己估计都不相信自己,你瞧他的历程,经济学的那个什么模型,还有计算机领域,还有物理领域”
“对头,一个人再牛逼也是24小时,拿出精力来搞其它领域的中东西,在调和分析上自然拿不出什么成果。”
“预测一手,许神估计得装鸵鸟了。”
许青舟身体往后靠了靠,倚在沙发背上,咋舌感慨:“看来大家对我的实力还是没一个清晰的认知啊。”
宋瑶很认同,低头瞄了眼逐渐钻进自己衣摆的手,补充道:“大家都还不知道你是一个超级大变态。”
“嗯,我是变态。”
许青舟坦然承认,点点头,“今晚.想不想.刺激一点。”
“不想。”
宋瑶面无表情地拒绝,这货就是贼心不死,在浴室已经是她能配合他最大的尺度了,其它的,哼,想都别想。
“很刺激的。”许青舟继续诱惑。
“我现在也可以让你觉得刺激。”
“那倒不必.”许青舟抬眼望着放在自己腰上的手。
许青舟没在意网上的小插曲,日子过得还挺悠闲,去图书馆看看书,或者在家做饭,再或者就是准备下22号的答辩。
在4月20日,就接到徐正洋的消息,约着去外边吃饭。
涮羊肉馆子,锅内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许青舟进入包间,瞧着桌上的天之蓝,顿时有些诧异:“今天.喝白的”
孔先波点头说道:“老徐从家里拎来的。”
“洋哥,我们想过了,今天无论如何都得陪你喝点。”
翟自强露出憨憨的笑容。
这下让许青舟打了个冷战,别看翟自强这货似乎有点木讷,实际阴得很,就比如第一次这样笑的时候,是让徐正洋加餐。
“什么鬼”许青舟没明白这三个货想做什么。
徐正洋已经把酒打开,一边给许青舟倒酒一边说道:“老许,你的情况哥几个都知道了,不用装坚强。”
“.”
许青舟有些无语。
“我已经知道印度阿三给你下战书的事。”翟自强在旁边说道。
许青舟没好气地问:“这t和今天吃饭有关系”
“你不是嗯.怎么说呢,不能说失败,只能说是暂时处于劣势吗,出来喝顿酒,放松一下。”
翟自强说道。
许青舟大致明白了,这几个货是觉得他郁闷躲在家里呢,“我没事。”
徐正洋拍了拍许青舟的肩膀,问:“你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看看书,给女朋友做点饭,偶尔还出去跑跑步。”
闻言,徐正洋露出一副我都懂的表情:“老许,自暴自弃不是你的风格,坚强点,今晚哥几个陪你喝,喝醉就什么都可以忘记了。”
翟自强也是安慰道:“舟哥,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都相信你。”
“老许,关于这方面我有经验。”
孔先波端起酒杯和许青舟碰了一个,说道:“别人怎么怎么样其实都是浮云,我们得有自己的方向和步调。”
许青舟抿了一口酒,不装了,缓缓说道:“局部光滑性猜想,我已经证明出来了。”
包间里陷入安静。
“你刚才说什么”徐正洋略微有些迷茫。
孔先波递到嘴边的酒杯也放下去,望着许青舟,心里升起一个念头:糟糕,熟悉的感觉来了。
翟自强愣住,等许青舟解释。
许青舟笑着说道:“局部光滑性猜想方面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具体的论文,最晚.下个月中旬就会发表。”
“不对啊,你不是一直都在搞其他东西。”徐正洋挠了挠脑袋。
“嗯,影响我解决局部光滑性问题吗”
“牛逼。”
徐正洋忍不住吐出两个字。
孔先波默默地喝了口酒,可恶,又被装到了。
喝了几口酒,徐正洋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先听自己说:“行吧,既然老许这边没什么事,只能说说我的苦恼了。”
“你怎么了”翟自强喝两杯之后,已经开始上脸。
“家里准备给我买套房”徐正洋脸上露出了沧桑的神色,“我现在就比较纠结应该买在哪,是买别墅呢,还是大平层。”
“.”
孔先波眯着眼,这饭有那么一点吃不下去啊。
许青舟笑吟吟地端着杯子:“买房大事啊,来,老徐,敬你敬你。”
“老徐,恭喜。”孔先波和许青舟对视一眼,顿时明白,也端着杯子。
于是,徐正洋连续喝了两杯下肚,紧接着,就瞧见翟自强嘿嘿笑着,“洋哥,我敬你。”
“靠,你三个森口想灌酒”
“屁话,我们这是祝贺你。”
徐正洋的生活平平淡淡,孔先波比以前更卷,马上就到了保研和评优评奖的关键时间点。
至于翟自强,可能是最稳的,加入了一个小的课题组,没太大的成就,但拿个保研名额没什么问题。
“课题组接了一个项目,我奋斗了7个月,昨天项目奖金发下来了,4000。”
喝了些酒之后,翟自强已经放开了,叹息说道:“每个月就800块的补贴,我发现在这些课题组的比在黑砖窑还离谱。”
许青舟不由轻轻笑起来。
见惯不怪了,他以前见过更离谱的分配。
比如一个100万项目,下发的时候打点各方基本一半没了,再把18万外包到课题组,课题组还需要交给学校9万。
课题组大佬剩下的9万里面拿一半4.5w,3万给课题组公共账号成了每个月给研究生发薪水的基金,剩下1.5w小导师拿1万,某个牛马辛苦九个月拿0.5w。
这也是大家在选导师时都很慎重的原因,毕竟,自己的导师可能就是在这个领域里能抱到的最大的腿。
并且,数学领域的经费一直都比较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