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21章 贾平凹捡回了一条命

第321章 贾平凹捡回了一条命(1/2)

目录

第321章贾平凹捡回了一条命

朱琳跟着北影厂的人先回京城了,江弦被路遥留着在西安多呆几天。

他住进《延河》杂志的招待所,很多西安本地的作家都过来拜访。

其中就包括贾平凹。

江弦和贾平凹也认识。

那会京城开座谈会,他给一群作家讲野史来着,贾平凹也在其中,两个人对此都印象深刻。

就这么的,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和江弦凑到了一块儿。

“三驾马车”各有特色。

路遥因为是陕北人,挖掘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结合的陕北广大地区。

陈忠实是关中人,挖掘关中民俗风情和文化是他的兴趣点。

贾平凹老家在陕南,他的绝大部分小说,都是取材于现实、当代陕南的生活。

这仨人的性格也各有特点。

贾平凹年纪最小,也显得比较单纯,看见路遥身上又是好烟又是咖啡,就特别羡慕他的奢侈生活。

“咱去爬华山吧。”贾平凹提议。

江弦没有说话,路遥则是去或不去都行。

陈忠实开口推脱,说自己岁数大了,腿脚不好,爬不动。

“江弦同志来一次,多难得的机会,就当一起去采风。”贾平凹极力劝说。

作家就是有这个好处。

若是说去哪里玩,一般都要老成沉稳的推脱上那么两句,但若是把玩改成采风,心里立马就不会抵触了。

毕竟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玩呢。

陈忠实很快被贾平凹说动了,江弦算是客人,想着去华山看看也行,还有一些个《延河》杂志的编辑也商议着一块儿去。

一趟华山之行,有着陕西文坛的“三驾马车”同行,江弦本以为会是挺愉快的事儿,结果在贾平凹这儿闹出了幺蛾子。

临近出发,江弦和陈忠实路遥等了一会贾平凹,结果有人捎来口信,说贾平凹不去了。

明明定好的事儿,说不去就不去了

江弦一琢磨,该不会是贾平凹这小子趁着他们出去玩自己偷摸写稿卷他们吧。

应该不能。

行程紧密,既然贾平凹说不去了,江弦他们只好按计划去华山玩了三天。

江弦跟着“两驾马车”在华山玩了三天回来,才听说贾平凹出事儿了,命都差点儿丢了。

三人连忙去探望贾平凹,询问情况,贾平凹只是委屈巴巴的抹着眼泪,交给他们一封信,题目叫“临行话”。

什么叫临行话呢就是临死前的话,也就相当于是一封遗书。

江弦他们吓了一跳。

翻开一看,信里先是叙述了贾平凹与妻子的恩怨纠葛,后又写愧对父母养育之恩,最后还交代,自己存下的四千元稿费一定要留给女儿上学,万不可挪作他用。

嗯,这个女儿正是浅浅同志。

江弦他们吓了一跳,以为贾平凹要寻短见,结果一问才知道,贾平凹比他们想的更快一点,他早就寻了短见。

怎么回事呢

时间还要回到华山之行以前。

那天大家约好日子出发,这边陈忠实通知完了前脚刚走,贾平凹就坐不住了,催促整理东西的妻子快一些。

贾平凹的妻子叫韩俊芳。

临近出发,韩俊芳煮上了鸡蛋,打算带到山上去吃的。

但贾平凹火急火燎,着急出发,就表示:“这鸡蛋就先别煮了,大家都带着吃的,到时候上山了吃别人的也行。”

韩俊芳不允。

“那哪行”

她觉得,这鸡蛋煮都煮上了,去华山一去这就是好几天,等回来鸡蛋还不都坏掉了

多浪费呀。

贾平凹就有点红温了。

心急之下,他找了根通条戳弄煤炉子,打算摆弄一下火,好让鸡蛋熟的快点。

无奈他火急火燎,手上功夫着急了些,一不小心就把炉子给掘翻了。

这下完了,鸡蛋煮不了。

贾平凹看这么情况,索性说那就不要了,咱们就出发吧。

结果韩俊芳呢,依然是舍不得这几个鸡蛋,不听贾平凹的,又把这些鸡蛋拿到邻居家的柴火灶上继续去煮。

这下可把贾平凹给激怒了。

第一次煮也就罢了,可当煤炉坏掉之后怎么还非要到邻居家去煮

一想到江弦他们还在等着自己,而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又毫无威信。

贾平凹气的红着脸粗着脖子,舀了一瓢凉水,直接冲去邻居家,给邻居家的灶子上浇了凉水。

这凉水浇在灶子上,也浇在了韩俊芳的心上。

然而不是把她浇透了,反而像是浇了烹油,把她内心的怒火点燃了。

夫妻俩随即开始大吵大闹。

在与韩俊芳剧烈争吵之后,贾平凹一怒之下,便写下了这篇“临行书”。

然后他就回到屋里,摘下屋里的灯泡,直接用手去摸,企图触电,自绝于人世。

幸亏他当时姿势是站着的,即便被击倒了,只是手臂被打伤,人倒无大碍,贾平凹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你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做事情还这么冲动。”陈忠实庆幸的同时,不忘教训贾平凹两句。

“我要被她气死啊。”贾平凹抹着眼泪,还委屈巴巴的。

江弦也是意外,贾平凹的文字中透露着理性,没想到却是脾气这么大的性格。

“嫂子呢”他看了一眼家里。

“回村里去住了。”贾平凹回答说。

“大。”这时候从里屋出来个一点儿大的小女孩,迷茫的看着这些来人不知所措。

“大”在西北话里就是爹的意思,西北人对父亲的称呼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大”。

“这是.你闺女”江弦询问道。

贾平凹抹干净眼角,点点头,“我闺女,浅浅,今年两岁多,还不到三岁。”

“.”

江弦就感觉挺奇异的。

看着那个有点丑的小女孩。

呃,贾浅浅,还是不到三岁的贾浅浅。

这个年纪显然还不会在诗里写屎尿屁了,但是玩的绝对是屎尿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