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新的一年(1/2)
第353章新的一年
新井有点发愣,这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许氏商行做的那么大,用这种方式能减少自己麻烦,不少人跟着学。
上海那么大,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
很多事不需要专业雇佣一个人,现在财务公司甚至帮他们找人,兼起做起了劳务公司,其他公司更是乐得轻松。
新井不是商人,他不考虑这种模式带来的方便和利益,而是许青云为什么这么做
难道一年多前,他就预料到今天,提前做了准备
如果真是这样,许青云绝对是他所知道的之中,最可怕的一个。
当然,这只是他推测,完全不可能,许青云又不会算命,怎么会想到今天这种情况。
只能说,许青云很有商业头脑,正好利用自己的商业模式,来帮助他们的人进行隐藏。
上海站外围肯定藏在这些人之中,或者这些人之中有上海站外围。
现在他能做的,就是让柱子来辨认,不过拿到四千多人照片也不容易。
还有一点,新井现在无法确定上海站外围全是靠这种模式来发钱,如果是有别的模式,不可能将所有人都找出来。
“组长,我们怎么办”
武田轻声问道,对上海站和许青云他现在很佩服,直接人交给你,你却没有办法去针对他们。
“你先带着柱子核实,尽量把这些人照片拍下来。”
新井轻声说道,案子必须继续查下去,但他已经没有最初那么乐观。
本以为抓住了许青云漏洞,可以先将上海站外围一网打尽,结果刚开始这个计划便夭折,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抓住上海站所有外围的信心。
抓不到所有,能多找出几个也行。
“是。”
武田无奈应道,新井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麻烦。
那么多人,就算辨认,总要有照片吧
他现在只知道大概人数,还不是具体人数,并不清楚这些人都是谁。
想知道他们是谁,需要不断从这些财务公司买情报,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拿到名单,还要想办法去拍照。
而且不能带着柱子四处去辨认,否则柱子极其容易暴露,虽然中国人早已知道柱子情况,但他这么做的话,新井不会同意,更会怀疑他的用心。
能够想象到,接下来有的辛苦,不断奔跑。
让他没时间去看英子。
“你放心,只要我们做好了,以后升职晋升,你都会有机会。”
新井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武田,武田不是他的心腹,不过能力不错,可以当做心腹来培养。
如果他接任课长,情报组这么重要位置肯定给自己人。
在他心里,武田就很不错。
“多谢组长,您放心,我一定努力做好。”
武田低头道谢,心中有点惊讶,新井这话是什么意思
马上他便明白,新井对课长的位置有了想法,想借助大功来晋升,如果他晋升了,自己确实有希望升职。
可惜这样的大功,新井注定拿不到,他的承诺不过是水中之月。
“去吧。”
新井微笑点头,武田离开后,他想了下,来到课长办公室。
龟井要求有进展必须汇报,哪怕是不好的进展,他同样要上报,龟井非常关心这个案子。
“这么麻烦”
听完新井汇报,龟井眉头紧皱,之前他和新井一样乐观,此时心情和新井刚才差不多。
要查那么多人,需要投入不少资金和精力。
“课长,您放心,我不怕麻烦,只要能找出上海站的人,或者找出许青云,就是我们的胜利。”
新井信誓旦旦说道,他的态度让龟井心情好了点,新井说的没错,现在上海属于他们主场,许青云不过是藏在暗中,迟早能将他找出来。
“很好,就该这样,除了调查上海站之外,对其他人的调查也不要放松。”
龟井说的是其他中国特工,包括潜伏的红党,另外他们还有寻找其他抗日份子的责任。
特高课可不是只针对上海站。
上海站是他们最重要,最难缠的对手,但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上海站。
“哈依。”
新井点头,看来课长又有了其他任务,或者说是压力。
新井猜的没错,上海抗日情绪很大,特别是租界内,那里他们管不着,活跃着不少抗日份子。
在上海的日本高层对此很不满,已经给特高课下了任务。
武田刚开始调查,新井这边便收到了不好的消息。
一天之内,十名投靠他们的中国人被暗杀,这些人都有个特点,德高望重。
不过他们所谓的德和望,在投靠日本的时候便已经完全丧失,他们是汉奸,人人唾弃,祖宗不认的汉奸。
“新井组长。”
新井匆匆来到警察局,上海的警察局已被他们接手。
警察局负责人面对新井点头哈腰,丝毫不敢有怠慢。
除了新井外,旁边还有个人。
上海宪兵司令部中队长毛利道夫。
上海宪兵司令部级别比特高课高,人数比他们多出不少,司令部有一个大队,中队长属于中层军官。
两人军衔相同,宪兵司令部虽然对特高课没有直接管辖权,但有名义上的监督。
事实上宪兵司令部对特高课的监督很有限,土原和宪兵关系很近,不管上海还是其他地方,宪兵对特高课的事一般不会过问。
这次死的人太多,又都是投降日本的代表,宪兵司令部得到消息,派人过来调查。
“毛利队长,您好。”
新井主动和毛利打招呼,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有人介绍,知道是宪兵司令部的人,新井很主动。
“新井组长,您好。”
毛利算是客气,不过还是加了句:“这些人被暗杀,上面很生气。”
上面生气,毛利说的肯定不是宪兵司令,当然,宪兵司令是其中之一,说明上海这边,包括派遣军司令部的高层对此事不满。
“毛利队长,您来的早,您觉得这件事是谁干的”
新井小心问道,毛利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还能是谁,肯定是中国特工,而且极有可能是他们的军事情报处。”
军事情报处对外,本身就有制裁汉奸和叛徒的职责,而且军事情报处战斗力很强,他们做的可能性最高。
上海特高课这两年折损了好几个课长,都和目前军事情报处上海站站长许青云有关。
宪兵司令部同样知道这些情况。
“毛利队长,这个案子暂时交给我们特高课,如果真是上海站干的,您放心,我们一定抓到凶手。”
新井没有推辞,他同样怀疑是军事情报处所为。
十人是同一时间被行刺,杀手杀伐果断,杀了人后还拍了照片。
他们做事风格确实和军事情报处很像。
如果是军事情报处所为,这个案子就属于他们特高课。
“好,我等你们好消息。”
毛利点头,案子给特高课正合他心意,这样的案子他懒的问。
中国特工没那么好对付,他们藏在租界内,找都不好找,让特高课去头疼,他们落的清闲。
“多谢。”
新井主动道谢,将毛利道夫送走,马上安排人开始调查。
他这边还没查出结果,租界报社便出了号外,说十名罪大恶极汉奸被制裁,动手的正是军事情报处上海站。
负责这次任务的是燕鸣和付文征。
两人完成任务后,马上回去汇报,许青云则给处座发去捷报。
处座正在武汉,知道制裁了十名汉奸非常高兴,立刻让许青云宣传此事,自己则去向老头子邀功。
汉奸危害极大,他们对中国人更为了解。
很多汉奸背叛后,下起手来比日本人还狠,这样的汉奸就该诛杀。
许青云接到命令,直接让人给报社送照片,所以有了这些号外。
号外是报社发布紧急新闻的一种小报。
后世电视剧中没少出现过。
报童拿着报纸,在大街上不断吆喝‘号外,号外’,给人种紧张感。
报纸和后世的网络不同,都是第一天排好版,晚上印刷,早上拿来卖。
新闻具有时效性,特别是突发新闻。
这类新闻想要尽早让民众知道,就只能刊发号外,不过能上号外的都是大事,一般小事没这种资格,也没必要。
上海被日本人占领,很多国人躲入租界,情绪本就悲观。
现在有了好消息,完全可以印发号外,振奋国人信心,让他们知道,哪怕是在上海,一样有人在战斗,这次刺杀的是汉奸,下次说不定就是日本人。
还有一点,这样的号外向来好卖。
报社能赚钱。
新井很快收到消息,让手下买了份报纸。
看完报纸内容,新井冷哼了一声,果然是上海站所为,许青云越来越嚣张了,做了事之后竟然敢登报炫耀。
在他的心里,许青云有点膨胀,不过这是好事,许青云做的越多,露出马脚便越多。
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抓到许青云。
新井马上忙碌起来,知道是上海站所为,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找出上海站特工。
武田去追查上海站外围,这次动手的肯定不是外围,是他们自己人。
新井亲自带人在案发现场询问目击者,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线索,抓到上海站特工。
目击者不少,十人有六人是当街被杀,三人是在家里被杀死。
还有一人是被骗了出去,刚出门就被打死。
新井就在这个人家里。
其他几处,上海站都是强攻,他们的人蒙着面,带着枪,杀人后立刻离开。
只有这里,上海站的人利用邻居帮忙,骗出人后动的手。
这名邻居见过杀手样子。
根据他描述,当时找他的就一个人,年纪三十多岁摸样,说自己有急事,现在要走,让他帮忙转交一封信给刘老爷。
刘老爷是他们这块大户,来人穿着不俗,又给了他一块大洋所赏钱,他马上答应,帮着把信送了进去。
刘老爷接过信之后便来到门外,结果被人乱枪打死。
整个过程十分简单。
但是新井没有找到刘老爷收到的那封信,倒是房间内有被烧过信纸的痕迹。
可惜邻居没有偷看信的内容,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
邻居不识字。
刘老爷一死,现在没人知道信中到底写了什么,让他立刻出门
但肯定是上海站的把戏,为的就是引出刘老爷。
刘老爷五个儿子,两个女儿。
三儿子是治安会队长,他自己还是会长,家里有十几名治安会队员,都有枪。
他们实力不弱。
杀手只有四人,想必是不愿意进去硬碰硬,这才将人引出来杀死。
现场找到二十多个弹壳,清一色的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是军事情报处制式武器,四个人一起开枪,打了那么多子弹,刘老爷根本没有任何生还可能。
等家里的人跑出来的时候,上海站的人早已撤退。
计划缜密,动手果断。
这是新井了解完被刺杀十人的详细情况后,做出的评价。
不愧是许青云。
不过做了,肯定会留下痕迹,新井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出凶手。
武汉,陈木土正在办公室。
“老板,我把货接来了。”
趁守泉走进办公室,小声说道,陈木土抬起头,脸上现出丝笑容。
“接来了就好,一定保管好,告诉他们,谁敢打这批药的主意,我摘了他脑袋。”
陈守泉去了重庆,接收了一批磺胺。
这批磺胺数量不少。
“老板,我接货的时候遇到了其他人,重庆那边这次放出的货很多。”
陈守泉继续汇报,许青云再次放货,依然是原来的价格,丝毫没有涨价。
这次不同于以往,不少人接到货后,想的不再是怎么卖掉赚钱,而是要留下来规划使用。
当然,肯定要卖一部分。
现在磺胺在黑市的价格极高,卖掉少部分便能收回本钱,不卖没有本钱,下次提货怎么办?
要磺胺的不止是军中,乱世之中,谁不想囤点这点救命药
说不定哪天用到,就能救下自己。
“很多,有多少”陈木土立刻问道。
“我去的时候,有十几辆车不停运货。”
“那么多”
陈木土有点惊讶,磺胺本就不大,一车便有好多,十几辆车,看样子许青云这次放出来不少货。
“是。”陈守泉轻轻点头。
“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陈木土应了声,等陈守泉离开,他则托着下巴,脑中快速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