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 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水漂

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水漂(1/2)

目录

摩托车一路疾驰,风在耳边呼呼作响。

出了居民区,驶入市区主干道,街道两旁的景象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

商店的招牌样式古朴,大多是木质的,漆着红漆或绿漆,写着“工农百货商店”“副食供销社”之类的字样。

橱窗里陈列着简单的商品,布疋、搪瓷缸子、暖水瓶,还有样式单一的胶鞋。

路上行人脚步匆匆,穿着以灰、蓝、黑为主色调的服装,偶尔有几个年轻姑娘穿着碎花布衫,像一朵朵盛开在灰色基调中的小花。

一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正站在书店门口翻看新书,看到摩托车经过,推了推眼镜,眼中满是新奇与思索,似乎在琢磨这新鲜玩意儿的构造原理。

不过还没有看清楚结构,周益民就驾驶着摩托车远离他的目光。

不远处,一辆满载着大白菜的三轮板车慢悠悠地走着,拉车的大爷累得额头冒汗,车上的白菜叶子在风中摇曳。

周益民减了速,和大爷并行时喊道:“大爷,您这白菜看着真新鲜!”

大爷咧嘴笑了,露出一口黑黄的牙齿:“自家种的,刚拉来卖,小伙子,你这铁家伙可真俊!”

出了市区,往郊外骑行,景色豁然开朗。

田野里,麦子绿油油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绿毯,微风吹过,麦浪起伏。路边的小河潺潺流淌,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底穿梭。

几个孩子在河边嬉笑打闹,拿着自制的渔网试图捞鱼,看到摩托车,都停了下来,手搭凉棚张望。

张燕兴奋地指着田野:“益民,你看,今年的麦苗长得真好,说不定又是个丰收年!”

要是今年是个丰收年的话,大家就不用生活的那么痛苦,现在能吃饱饭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周益民点头,深吸一口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是啊,这乡下的空气可比城里清新多了。”

不过他知道,今年的粮食一样是跟上一年一样,并没有丰收,大灾荒持续了三年。

尤其是今年,前两年,可能还会有之前余粮能撑住,但是今年不出意外,会饿死很多人。

想到这里,心情有点沉重,不过单凭自己的能力,也帮不了这么多人。

他们在河边停下车,张燕跑到河边,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拨弄着河水,溅起晶莹的水花。

周益民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满是柔情,走过去,捡起一块扁平的石头,在水面上打起了水漂,引得张燕拍手叫好。

张燕连忙说道:“益民,教教我!”

说完,她自己捡了一块石头,学着周益民刚刚那个动作,不过石子还没有打起一个水漂,就直接沉入河底。

“益民,明明我动作跟你都差不多,为什么你就可以弹跳这么多下,我就不行。”

周益民笑了笑:“这个是有要领,不是说,简单看一下就能学会的。”

然后开始补充:“想水漂打得远的话,首先就是要挑选到合适的石头,一般都是选择扁平的石头,形状最好像圆盘一样,厚度大概在0.5—1.5厘米,这样形状和厚度的石头,在水面上更容易弹跳。”

“其次就是投掷的姿势,神要哦稍微弯曲,侧身对着水面,拿石头的手要跟水面保持平行,一般是低于肩部的位置。”

“最后就是法力的方式,主要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像甩鞭子一样把石头水平地快速甩出去,在出手的时候,手指要松开,让石头自然飞出。”

“而不是用力扔出去后还抓着石头,同时出手的角度也很关键,石头与水面的角度大概在15-30度最为里想。”

张燕有点傻眼,没有想到一个打水漂,还能有这么多学问。

不过话都说出来,不能这么轻易就放弃,然后就开始练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