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原来小鬼子也会跑?(求订阅!)(1/2)
第65章原来小鬼子也会跑(求订阅!)
这他娘的是什么情况
刚抵达桂林,就遭遇刺杀
而且日军战机直奔下榻之所,很显然是提前得到的消息。
明摆着,肯定是有内鬼啊。
到底是山城这边,还是第四战区
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根据陆裕华的判断,不出意外肯定是山城那边泄露的。
因为整个第四战区知道老头子要来的人,没几个。
而且还都是身居高位,很容易就能查到。
既然张发奎能给他发这封电报,那就意味着应该不是第四战区的问题。
显而易见,那就是山城。
如果是山城的话,那就复杂了。
日军的特高课在山城可是有不少特工啊。
而且还有不少被收买的。
怎么查
就军统的那帮废物
算上中统,估计没几个月都查不出来。
“乖乖,日军的鼻子还真灵啊,前脚刚下榻,后脚就来轰炸,这要是没鬼才见鬼了。”龙文章看完电报,也不由一阵咂舌。
“跟我们无关,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拿下南宁,将日军彻底赶出桂南。”陆裕华摇了摇头,这种事离他太远了,就算知道了,又能怎样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打鬼子,要是收复南宁
怕是广西保安总团团长的位置,就是自己的了。
想到这,陆裕华浑身充满干劲。
“团座,陆裕言回来了。”刚抵达伶俐镇之后,陆裕华就让陆裕言带着侦查连的人去摸清楚日军的动向。
要论谁对南宁最熟悉,除了陆裕华恐怕就是陆裕言了。
所以他负责当向导才是最合适的。
没想到,这才两个小时就回来了。
“怎么样有没有摸清楚六塘和七塘的日军情况”陆裕言刚走进来,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就听到陆裕华的话。
“摸清楚了,日军早就从六塘和七塘撤退了,现在六塘和七塘阵地刚刚被三十六军接管,我们来迟了。”陆裕言说完之后,连忙灌了一口水。
“这小鬼子真他娘的狡诈,我们拿下伶俐镇之后,他们就立刻撤到四塘,只在五塘留下少部分的兵力,明摆着是害怕咱们的重炮。”
自从有了重炮,陆裕言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了。
尤其是见识到重炮的威力,面对日军变得更加膨胀。
恨不得立马就杀到南宁城下,一口气夺回南宁城,名扬天下。
“这不是废话,重炮的射程不仅远,而且威力大,小鬼子又没有反制的手段,我要是日军也肯定会放弃六塘和七塘阵地,选择后撤,至少也要在己方炮兵的射程范围内。”陆裕华白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不过一口气撤到四塘,倒是我没想到的,看样子日军的指挥官倒是挺有魄力的。”
“对了,第三十六军怎么说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
先前派往第三十六军的五十名动员兵,此刻就剩下九个人,其他人都阵亡了。
不得不提一句,第三十六军的军长姚纯,这一次可是发了狠,每战身先士卒,打的很拼,部队士气非常高昂。
正因为如此,才导致部队伤亡巨大。
说是一个军,此刻也就剩不到五千余人。
他手里可没有重炮,哪怕迫击炮数量比以前多,炮弹也多了不少。
但接连几天下来的消耗,早已经消耗殆尽。
而且日军的战机基本上,只要是白天就对着他阵地进行轰炸,结果就导致,他的部队损失惨重。
短短几天,损失四千余人。
如果不是看在他收复八塘阵地,恐怕这一次裁撤名单也有他。
“他们恐怕无力继续进攻了,能固守阵地就不错了,伤亡太大了,基本上全军人人带伤,他们的军长都受伤了,太惨了。”陆裕言苦笑的说道。
“这么惨”虽说陆裕华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听到陆裕言的话,还是还有惊讶,伤亡这么大
“是的,太惨了,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几天每天不低于二十架战机,对着第三十六军的阵地进行轰炸,他们又没有防空武器,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所以伤亡才会这么大。”陆裕言解释道。
听完他的话,陆裕华总算搞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派到第三十六军的动员兵阵亡率那么高。
都接近百分之九十了,一度他怀疑是不是被姚纯发现了
然后故意让自己的动员兵去送死
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是冤枉他了。
没有防空武器,面对日军的战机轰炸,确实无解。
也终于解释清楚,为什么那天轰炸山口墟阵地的战机会是日军海航的战机。
“估摸着日军应该是为了报复八塘阵地丢失这个仇,所以才会对第三十六军进行狂轰滥炸。”陆裕华感慨道。
派到其他杂牌军的动员伤亡都还好,也就个把几个,这才是正常现象。
“算了,既然他们无力进攻,那就准备一下,我们继续前进,目标日军四塘阵地。”陆裕华现在可谓是兵强马壮。
先前的战斗,差不多阵亡了八百余人,受伤五百余人,目前正在野战医院接受治疗,预计半个月就可以恢复。
至于重伤者,至少需要一个月,而且就算好了,也不能上战场,恐怕只能选择退役。
对于这部分的去处,陆裕华还没想好,只能等夺回南宁再考虑。
也许会让他们专门去教导新兵。
日军近卫第一旅团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主要伤亡都集中在前几天的进攻与轰炸。
别看战果斐然,损耗也大。
至于后来的反攻,损耗倒不是很大。
因为日军只顾着撤退,没空反击。
所以伤亡并不是很大,战果也不错。
好在陆裕华拥有基地车,只要大洋充足,随时可以征召更多的动员兵补充进来。
所以他原本就剩一千余人,在这短短几天内,又再次回到两千五百余人。
要不是怕一次性招募的士兵太多,会引起怀疑,他恨不得一口气全部补充完毕。
饶是如此,他也准备在五天内,全部补齐。
也就是说,他前后也就了十天时间,原本接近崩溃的一个团,此刻又元气满满,再次恢复战斗力。
这种恐怖速度,根本就不是日军能够比拟的。
日军的老兵可是经过至少三年的训练才符合条件。
而且可经不起这种消耗。
别看第21旅团补充了一部分军官,还有少量的新兵,但是战斗力相对于之前,已经严重下滑。
否则也不至于被一个德械团打的就要放弃八塘阵地。
满编的日军旅团,面对德械团,不说暴揍,至少也不会主动撤退。
现在更是接连放弃两个阵地,这说明对方已经非常虚弱了。
当然这种快速补充兵力的方法虽然好,但是耗费的钱财也是巨大的。
按照动员兵的一百块大洋造价,一千人就是十万大洋,配合其他兵种,又是三十余万大洋没了。
好在卖给张发奎的高射炮团,倒是挣了一笔,但并不多。
按照德制高射炮团的编制,三个高炮营,72门20高射炮,24门探照灯。
一门20高射炮的造价一万大洋,一个高射炮团就是72万大洋。
其中探照灯的价格贵得离谱。
原本陆裕华以为这玩意没几个钱,谁知道贵得吓人。
按照基地车给出的价格,其中60防空探照灯,六万大洋一门,120防空探照灯,十六万大洋的造价。
在他的印象里,这玩意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为什么会这么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