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教朱雄英‘屠龙术’(求订阅)(1/2)
第105章教朱雄英‘屠龙术’(求订阅)
做父母的,哪有不担心孩子教育的。
更不要说朱雄英身份特殊,临近学习,朱标自然是有些忍不住询问。
“教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教什么好。
反正跟你们所学的东西肯定不同就对了。”
“这样啊”
没得到满意答案,朱标内心其实是有些失落的,可他也没说出来。
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内心的失望。
杨晨便接着说道:
“后世所学十分繁杂,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小学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
这是大部分绝大部分人的前半生学习路程。
跟你们念的私塾不同,还有各种官学不同,后世发达了,大部分孩子都能读上书。
我打算等会因材施教,看看你儿子适合学什么。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若是你儿子不喜欢,我总不能填鸭式的去喂养他不喜欢的知识吧。”
这一点朱标也很是认可,点头期间,他看到下人搬运到讲台上的箱子。
除了粉笔之外还有很多书。
刚才他就已经发现,只是没多问。
杨晨注意他的目光停留在书上,随便起来一本解释道:
“这些东西就是等会要教你儿子的玩意。
不过就是太少了,基本都是靠着我自己去写。
要是太子能我分配几个人就好了,上边的教材内容都被我翻译成了现在的白话。
别说成年人了,就算是幼童也能看得懂。”
了解是教材,朱标就忍不住随便拿起来一本翻开看了看。
只是看一眼就忍不住皱紧眉头。
“杨兄,这些圈圈横七竖八的东西是字吗”
瞥了一眼看到朱标手上书籍的页面,杨晨便笑着说道:
“这些是数字,后世叫做阿拉伯数字,你可以当做是计数算术的一种字体。
从一到十,甚至往后的百千万都能自由组合,写起来比咱们的字方便许多。
你别小看这些数字,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战争方面,有了这些数字会节省下不少时间。
更不要说这些数字都是经过上百年发展,在各种书写方式中杀出重围,最后被全世界人认可。”
“不就是算学嘛这里边还有这么多门道”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从一旁传出,杨晨看向朱棣,直接白了一眼。
“嘁,什么叫做不就是算学我说永乐,你怎么动不动就开始飘起来了
你知不知道你口中的算学在后世被称之为万物之源
算了,跟你说了你也不懂,才不浪费口舌呢。”
杨晨本想纠正朱棣的错误看法,可想了想还是收回来。
他早就发现这家伙放在后世就是属于那种黄毛小伙。
不论人品如何,至少在智商水平方面就是如此。
或许是他太年轻了吧,远远没有历史记载当中几十岁的永乐大帝那般稳重。
朱标没理会两人之间的对话,儿子攥紧手中的数学课本。
喃喃自语道:
“万物之源.父皇曾经一度下令禁止民间私自讨论这些算学,却没想到此等学问居然是万物之源。”
内心下定决定,朱标看向杨晨说道:
“刚才你说要跟我要几个人将你写的东西,还有其余书籍都翻译成白话。
这件事我认为可行,如果能将这些书全部都整合起来,那岂不是会成为一本传世圣书
古人言,唯有名典才是中原文化的瑰宝。
无论将来大明走向如何解决,这些书都是在大明时期出现,世人会铭记大明所做的贡献。
不就是人吗
我给你人,要多少人我给你多少人,这件事你何时要办,就来找我,我保准以最快时间给你安排好。
要是书的内容太多,咱们也可以走一步完成一步,你觉得如何”
朱标此刻不想太多。
他只想着让这些东西能流传下去,至于在大明手上消失。
自己父皇已经做错太多,他这个太子,不能一错再错。
且朱标也希望,杨晨能将自己脑海那些来自百年后的知识都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书上。
谁也不知道意外何时来临。
朱标从杨晨口中知道后世实力多么雄厚,他内心就越发感到焦急。
因为按照对方的说法,后世的很多毛病在大明就是绝症。
这就是为什么杨晨生活细节方面十分谨慎的原因。
并不是说他习惯了被人伺候,而是一个不小心生病了,以杨晨对大明医术的偏见,他根本不敢让御医来治。
为了让朱标相信,杨晨还说出大明有不少皇帝就是被御医给治死的消息。
自此朱标才终于明白杨晨终究是跟这个时代有巨大的鸿沟。
而他现在想做的就是缩小这个鸿沟。
能得到朱标的鼎力相助,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方便许多。
别看他在外边潇洒,可手上没权,想做些事情都十分麻烦。
他也不是没尝试过自己找人。
可当他表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那些找来的书生一个比一个傲气,恨不得把牛鼻子翘上天。
杨晨这才发现,老朱为了鼓励天下士子,给予的太多特恩特惠让这些士子拥有了不一样的傲骨。
“有太子这番话,我就放心许多了,不过找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精挑细选。
最要是有学问,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的人。
他们不仅懂得古文,还懂得现在在咱们说的话。
最好是能接受新事物,我这些书基本都是跟当今时代任何书本有很大的差别。
跟他们所学完全不同。
因此来人不能太傲,否则与我交流不便,会造成许多没必要的麻烦。”
吸取了教训,杨晨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朱标。
朱标想都没多想直接颔首表示没问题。
“我办事,你放心就好了。”
“大哥,我来了,老四你怎么也在这了”
三人在等待期间,门外出现一道死气沉沉的身影。
众人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惊讶,有困惑,也有平静。
此人面容枯槁,眼神无力,身形瘦了整整三圈。
若是换上一身破败不堪满是漏洞的衣服,丢到街上完全看不出曾经是威风凌凌的大明秦王朱樉。
颓废的朱樉尽力拉着自己的眼皮子看向杨晨。
当他看清对方身影的瞬间,朱樉差点转身就跑。
幸好仅有的定力没让他这么干。
“大哥二哥这是什么情况”
知道自己二哥被父亲惩戒受罚,却没想到居然沦落到这境地。
只剩下一点人样,要是再差一些,恐怕人早就没了吧
面对弟弟的询问,朱标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
“二弟所做之事自然是引得父皇母后不快,沦落至此就是自作自受。
既然来了,就自己找地方坐下吧。”
面对兄弟的冷漠,朱樉毫无怨言。
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没资格埋汰什么。
当初老朱将那铁证如山的罪行摆放在他面前的瞬间,朱樉就知道,自己从今往后还想要回到曾经那样风光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这些日子,他除了面壁思过,基本没有任何人与他交流。
吃的也都是一些素食,肚子已经一个月没有沾染半点荤腥。
巨大的热量缺口让他一个月瘦了足足三十斤!
也只是比活在诏狱内的凡人处境好一些罢了。
“谢大哥”
声音沙哑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话,朱樉便在屋内挑选一个角落安静坐下。
不一会便忍不住闭眼睛昏昏欲睡,整个人一点精气神都没有。
“阿标他人都这样了,你确定还要上我的课”
站在讲台上,杨晨瞅着朱樉方向小声嘀咕。
朱标则摆手表示不需要在意。
“无碍,若是他不听,那就让他再去面壁思过一个月吧。”
话音落下,杨晨嘶的一声给朱标竖起大拇指。
朱樉原本昏昏欲睡的身子听到这话,顿时浑身打了一哆嗦。
赶紧坐直身体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有他自己知道最近自己过得有多么生不如死。
无人与他交流,也不准他自己讲话,必须安安静静的待在一个地方抄写名著经典。
每天只能吃两餐吊着不至于饿死。
正常人一个月不到恐怕早就疯了,朱樉能坚持下来,足以见得心里承受能力多强。
与此同时,东宫门口,走来四位身份继位不同的人。
分别是马皇后跟老朱,两人手上各自牵着两个年龄不差多少的孩童。
老朱满是慈爱的看向下边的孙子,叮嘱说道:
“咱的好孙儿呦。等会你进去了,千万不要跟你父王还有那个要当你先生的人说爷爷也一起跟着过来了,知道吗
爷爷在隔壁陪着雄英一起,不让雄英感到害怕。”
“啊可是爷爷,您曾经不是教导雄英说,做人做事要正经光明磊落吗
怎么今天您不这样做了”
面对满脸天真无邪的朱雄英,老朱则是讪讪发笑。
“啧啧!咱的孙儿当真是聪慧,以后孙儿必然是能成为一位明君!”
明知自己吃亏,老朱哪敢接茬,这让一旁马皇后忍不住发笑。
一个皇帝面对孙子的指教,居然都不敢反驳,还要称赞对方做的好。
也就老朱能做到这地步了。
瞧见老朱笑得合不拢嘴,马皇后也就没多说什么。
只是告诉对方赶紧进去,不要让人家等太久了。
“哎呀!妹子,别催,我还得交代他们两人。”
老朱回头看了一眼马皇后,明明口气不爽,却不敢流露出半点不开心。
趁着马皇后没发火,他赶紧对着朱柏嘱咐。
“小十二,你等会进去,那个家伙要是问你们想学什么,你就说想学治国知道吗
还有孙儿啊,你等会听到自己十二叔这样说了,你也赶紧帮腔,尽可能让他说知道吗”
两名孩童都不明白自己爷爷(父亲)明明想知道,却不主动去问,而是通过他们来达成目的。
内心想法简单的二人都没多问,只是颔首点头。
为了更安全,老朱还够两人允诺说道:
“这样哈,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且不告诉他咱在这,回头咱带你们两个出皇宫玩怎么样”
一听到有奖励,两人之人是十分喜悦,连连点头。
说着,就把两人推送到朱标先前说的屋子,两人则是看到他们进去后,这才离开。
马皇后瞧着朱元璋,她是又无奈又感到好笑。
“重八,你不就是想要知道杨晨怎么突破王朝三百年的事吗
来都来了,何不亲自去问还要让雄英跟小十二去问呢
你这不是教坏他们”
“呸呸呸!妹子你不懂可不要乱说,我哪有教坏他们了
咱这是见机行事,杨晨这小王八蛋,要是看到咱在,制定对咱藏着掖着不说实话。
让雄英去问,反而会好许多,再者说了,咱这不是担心这小子教坏雄英吗
咱们在一旁偷偷听,指不定能听出点什么门道呢”
“若是这小子教的是真东西,咱也就不计较了,可他要是藏私货,教坏雄英,那咱就带雄英走,不让他教。
要咱说,就是你跟标儿闲的,干嘛让这王八蛋教。
万一以后真的教坏了,咱看你急不急!”
说到最后,老朱还埋怨的吐槽两句。
马皇后看着满脸不开心,又不敢怎样的老朱,只是摇头,也没说什么。
反正不耽搁就行。
这老头就这样,越老脾气跟驴就越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