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 第282章 卷四 小国寡民

第282章 卷四 小国寡民(2/2)

目录

贾诩为难的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陛下要听实话还是听假话”“自然是真话。”

“那还请天子不要动怒……”

刘协哑然失笑:“朕何时在国事上发过怒文和这是许久没见朕,与朕生疏了”

贾诩尴尬的嘿嘿一笑。

“陛下要听实话,臣自然就说实话。”

“依臣来看,这个问题就没有答案。”

刘协眉毛一挑:“文和与朕耍滑头”

“自然不是。”

贾诩细心解释:“之所以没有答案,是因为答案本身就有两种。”

“臣若只是寻常百姓……自然赞同贤良文学所言,希望朝廷不要与民争利。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

“但臣若是尚书令,是朝廷的官吏,又开始赞同起桑弘羊之论,以为强国终究是大于富民,不能够因小失大,因噎废食。”

双方说的对不对

都对!

但前提,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索这个问题。

强国,还是富民

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贾诩不知道。

所以贾诩才说,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没错。”

岂料刘协听到贾诩这个不是回答的回答后,不但没有动怒,反而轻轻一笑。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站在谁那边,谁都有说法。”

“除非是像老子推崇的那样,小国寡民,这才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啊!”

贾诩脑袋一歪,有些不理解天子之言。

刘协见状,只好举起了例子——

“现在有两个人,要去分十石米。”

“其中每个人其实只需要三石米就能吃饱。所以会剩下四石米。”

“但这个时候,一个人娶了媳妇,并凭借着人数优势又夺回了三石米,这样其中一方其实就是占据了六石米。”

“过了一阵,这对夫妻又生下了一个孩子,他们就必须要九石米才能生存下去,只能去争夺另外那人的三石米。”

“为此,这对夫妻还有着无比光明正大的理由,理由就是他们不能让他们的孩子饿死。”

“这时候另一个人也不干了,而且他的理由比前者更像理由!毕竟总不能让自己活活饿死吧”

“所以这个时候,老子便提出一个理论——小国寡民。”

“如果终究会陷入这样的麻烦,不如只保留这两个人,也只保留六石米,这样就不会再有纷争。”

“文和以为,这样的方式可行吗”

贾诩点点头,又摇摇头。

“小国寡民,固然可以解决内忧,但如何能够解决外患呢”

“春秋、战国时候的小国最后还不是被几个霸国所吞并小国寡民只是听着好听,如何能够真的效仿呢”

小国寡民无所谓。

但前提是你没有一个胃口很大的大国当邻居……

关于这点,无数春秋时候的小国已经用血泪给出答案。

尤其是……这个亏汉室其实也吃过!

汉初施行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固然是恢复了民力,但人家匈奴也是真的打进来揍你啊!

故此,小国寡民,不过是老子一个美好的幻想罢了。

这让贾诩更搞不懂:“天子怎么突然说起这个难不成也要效仿“小国寡民”之举吗”

“怎么可能。”

刘协摇头。

“朕要做的,恰好与小国寡民完全相反。”

小国寡民的反义词,就是强国富民!

贾诩听到这,已经是隐隐知道天子想要做些什么。

“老子的小国寡民,其实就是统统做了减法。要始终保持六石米,始终保持两个人。”

“但朕的强国富民,却是要统统给它做上加法!”

“如果两个人的时候有十石米,那等到有三个人的时候,朕就要搞出来二十石米!”

“不然的话,无论如何去分,这米永远是不够分的!”

贾诩虽然早有预感,但当刘协真的说出来的时候,却是满脸苦笑。

如果说小国寡民是自寻死路。

那强国富民纯粹就是异想天开!

想让粮食永远保持在六石米容易,大不了大家一起躺平不干……但想要让粮食永远增长下去,这不是异想天开还能是什么

见到贾诩的质疑,刘协神秘一笑。

“文和可知,朕为何要在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题中,放上算术”

算术

那难道不是为了打仗吗

可贾诩看刘协那神秘莫测的笑容,总觉得事情似乎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