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直奔宣府,镇压叛乱,铲除逆贼!(1/2)
第177章直奔宣府,镇压叛乱,铲除逆贼!
当汪直的话音落下后,场中响起了一阵舒气声。
幸好没有吃空饷,缺粮饷,缺武器的情况,只是屯田方面有点问题。
这些问题,和他们这些京城中的文官没半点关系,朱祐樘要如何处理这件事,都无所谓了。
徐溥和刘大夏等人,虽然不知道罗信是如何应付过这次清查的,但只要没出事,他们也就松一口气了。
不过这舒气的人,是如此之多,哪怕声音极其细微,但叠加起来,便已是肉耳可闻。
这阵舒气声来的如此的不合时宜,让场面变得有些尴尬。
朱祐樘听闻居庸关一切正常,只是屯田有些问题后,并没有准备深究。
他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还是整顿军务,不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所以朱祐樘很快便下令:“新开垦屯田数计入户籍,部队继续向前行军!”
“是,陛下!”
汪直和高顺正准备继续命人启程时,徐溥和刘大夏却突然凑了过来。
“陛下,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诸位官员和随行人员也都累了,不如就在居庸关住一晚吧!”
“是啊陛下,今天已经走了不少的路了,不如先休息一天,让官员和将士们恢复恢复体力,明天再行军吧!”
京城到居庸关才一百多里路,磨磨蹭蹭走了这么久,这些人就想休息不走了。
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其实徐溥和刘大夏的心思很简单,就是想拖延一下时间。
让前面的沿途卫所,和居庸关一样做好准备,迎接朱祐樘的清查。
但朱祐樘今天走的这么急,就是想打边镇将领们一个措手不及,怎么可能在路上一拖再拖呢
所以朱祐樘直接回绝了,徐溥和刘大夏的奏请。
“这才出来多久就这么点路,住什么住”
“继续出发,勿要再议!”
“是!”
汪直领命,当即就给西厂的番子下令,让他们立刻催促文官们和后勤人员,立刻启程。
高顺的陷阵营更是令行禁止,一声令下,已经是做好了行军的准备。
徐溥和刘大夏根本没辙,只能灰溜溜地准备出发。
就在这时,罗信来到了朱祐樘的龙轿前,面色急切地向其汇报。
“陛下,末将刚刚收到消息,已经有不少瓦剌敌军,穿过宣府,进入关内了!”
“此去宣府的大路实在危险,陛下若是要去前线,请绕路从紫荆关方向走,这条路线很安全。”
紫荆关就是之前,马文升从大同府返回京城时,所走的那条路线。
那条小路非常背,人迹罕至,路非常不好走。
当时汪直就是在这条道上,堵在了马文升的马车前,轻易地带走了马文升。
罗信此时突然让朱祐樘从紫荆关走,非常可疑。
但更可疑的,是瓦剌敌军穿过了宣府,进入关内这件事。
汪直之前便在宣府和大同巡边过,此时立刻对罗信的话提出质疑。
“宣府拥兵十一万,墙高城厚,又有火器驻守,除非是宣府破关,瓦剌怎么可能入得了关”
实际上,宣府和大同这两个关口,修的又高又厚,还有长城阻挡。
再加上屯兵数量众多,又有火炮,火铳等武器加持。
如果是正常打,北元那些余孽把脑子打烂,他们都打不进关内来。
之前鞑靼小王子麾下号称十万大军,实际也有六七万人。
他们打了大同半个月,连大同总兵都打死了,都没能打进关内来。
要不是仇钺贿赂鞑靼小王子,还主动给鞑靼小王子开关,鞑靼小王子是不可能进入关内的。
但罗信的话,却如同火焰一样,让徐溥和刘大夏看到了一丝希望。
“陛下,罗信将军久驻居庸关,他的话很有参考价值,不如我们就从紫荆关走吧”
“是啊陛下,没有人能比罗信将军更了解前方的情况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绕道从紫荆关去宣府吧!”
徐溥和刘大夏纷纷进言,支持罗信的建议,要求绕道从紫荆关去宣府。
他们这些文官,其实事先并没有和杨通联系过。
也不知道杨通已经在紫荆关,埋伏了一队人马,准备将他们这些人全部杀掉。
徐溥和刘大夏的心思很简单,那就是紫荆关沿途并没有什么卫所,也就不怕朱祐樘清查账目了。
而且紫荆城这条路很绕,朱祐樘若是从紫荆关走的话,至少要多走两天的时间。
这多出来的两天时间,能够让前面的卫所边镇,有时间准备一下,应付朱祐樘的清查了。
但朱祐樘清楚,这个消息,就和瓦剌寇边一样,是纯粹的假消息。
朱祐樘听后,更加笃定宣府的边将,一定是犯了滔天大罪,正在想方设法地阻止,拖延他去往宣府的时间。
前方发生兵变的可能性非常高,晚一步去,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所以朱祐樘并未听信罗信的话,转头去走紫荆关。
而是坚定不移地,要从大路去往宣府!
“少废话,按原来的既定路线走,现在立刻出发!”
“是,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