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306章 苏允的良药!

第306章 苏允的良药!(2/2)

目录

而官位上不过两年时间,便抵达别人一辈子都难以抵达的境地,实在是令我都瞠目结舌啊!”

苏允闻言笑道:“叔父此番回来,先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一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但这不会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我给叔父您预测一下,接下来在朝半月,可升为起居舍人。

三个月后,可升中书舍人,继二蔡中书舍人后,成就二苏中书舍人之美名,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到时候朝中将有大小苏学士矣!”

此言一出,苏轼与苏辙尽皆失笑。

苏轼笑道:“你当这是写话本呢,还能这么升官的。”

苏允笑了笑没有多说,他所说的这些乃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其实也并不过分,因为苏允之前已经是一州知州,还是杭州这样的上州知州,不过是之前被撸得太狠,因此显得升得快,实际上若是不耽误这五六年时间的话,可能直接跻身宰执之位都不是不可能。

说着话间,车马已经到了地方,苏轼看了一下苏允给自己买的院子,顿时一下子给干沉默了。

院子乃是五进的院子,苏轼对汴京院子的行情知道一些,这样的院子,没有数万贯基本上是下不来的,再想一想之前在黄州的院子、学堂,苏轼叹了一口气道:“居正,你这个恩情,叔父怎么样才能够报答得了啊。”

苏允却是摇摇头道:“叔父此言差矣,我自幼父母双亡,眉山苏氏便是我的家,二位叔父更是我最亲近的人,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若是侄儿以后落魄,帮我的肯定是二位叔父,难道还有别的人么”

苏轼闻言笑道:“你已经是大宋朝翰林学士,还有什么落魄的时候……”说到这里他想起自己这一路的坎坷,顿时说不下去了。

苏允笑道:“现在便已经是侄儿落魄的时候啊,身为一个翰林学士,却是身无差遣,每日只能看看文书,想一些有的没的。”

苏轼拍了拍苏允的肩膀道:“放心吧,叔父既然回来了,便不会让你这般耗费时日下去。”

苏允点点头,感激道:“还好有叔父在。”

话虽这般说,但苏允对此并不抱希望,高太后是赏识苏轼,但估计不会容许自己再接触实际事务了。

自己回翰林院也有个把月了,可就算是那邓润甫每日忙得不行,每天一有空就跑自己那边唉声叹气,但却不见有一份诏书来找自己写,自然明白是什么情况。

而苏轼又不如司马光、文彦博受重视,他自己尚且自身难保,怎么可能说动高太后呢

苏允这般说只是想让苏轼心里好受一些罢了。

安顿好苏轼一家,接下来几日,苏允天天往这边跑,就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

而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沉淀,苏允内心的痛苦也渐渐消弭,反倒是咂摸出来这空头翰林学士的好处了。

除了要上朝的时候他会早起,其余时候都是睡到日上三竿,然后才晃晃悠悠去翰林院,最近苏轼回来了,叔侄二人有时候晚上喝酒,第二天他干脆就不去了。

嘿嘿,好像只要不想太多,这种生活岂不是很接近他所向往的生活

苏轼回来之后,的确是让苏允找到了很大的安慰,与苏轼吃饭喝酒聊天,苏轼言辞之中透露出来的洒脱,总是能够安慰到苏允。

在苏轼的影响下,苏允感觉又找到了生活的趣味了,虽然过了些时日,苏轼便开始忙了起来了,因为如同苏允所说,苏轼升官了,先是升为起居舍人,随后又升为中书舍人,果然成了朝堂上的一个美谈。

苏允还是一如既往的闲适,着实有些无聊了,便提着鱼竿去钓鱼了。

不过他倒是发现了汴京的好处,好像汴京的鱼比长江的鱼好钓,他竟也是常常能够满载而归。

他钓鱼的所在乃是在蔡村附近的一条小支流里面,根据他丰富的钓鱼知识,这样的小支流里面藏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果然每次都能够满载而归。

这一日,他又提了满满一桶鱼上了车,将其中最大的一条悬挂在牛车前面,过往路人露出羡慕的眼神让苏允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而在他走后,蔡氏族长姗姗来迟。

随后让人查看了前后段支流水下扎好的拦网有没有被破坏。

得到了确定的回复之后,随后点点头,蔡氏青壮手脚麻利将数车大鱼倾倒进河中。

蔡族长满意点头道:“这些鱼都是饿了好些天的了,这会儿就算是拉坨屎进去,它们都得抢疯,别说小苏学士还有精心烹制的鱼饵,更是不虞钓不到鱼,呵呵。”

有个青壮悄悄问蔡族长道:“咱们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小苏学士又不知道是咱们做的”

蔡族长斜睨了青年人道:“小苏学士为我们蔡氏奠定了百年大计,咱们给他做点事情,难道还要小苏学士感恩我们”

青年人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道:“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在和小苏学士天天钓鱼,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了”

蔡族长用拐杖敲了一下青年人的腿,道:“小苏学士现在不过是蛰伏罢了,以后总有一飞冲天的时候,我们感恩他,为他做点小事情,让他心情愉快一些,你来说这些作甚,赶紧给老子守着,别让人半夜把鱼给捞走了!”

青年人赶紧跑开。

蔡族长哼了一声,看着波光粼粼的小河道:“以小苏学士的精明,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们在做这些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