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干他一炮”(2/2)
这东西真方便呐,拿下来就打。
透过瞄准镜,大概测了一下距,110米。
火箭筒手心里高兴,这个距离要是换成老40火,那可遭老鼻子罪了,因为那东西只能打50米,再远就没准头了。
原本的历史里,我们的战士从62年到69年,都是把火箭筒抵近到敌人50米之内开火,一是因为英勇,二是的确没办法,要保证命中率,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而在子弹横飞,敌人多个地堡的交叉火力下,想要运动到距离地堡50米的地方,那代价可不算小。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SND区雪线以下,是原始森林,或者至少也是有些植被的,50米距离和100米乃至150米距离之间,危险性那是指数级下降。
110米,离180米的直射最大射程还差着老鼻子呢。
火箭筒手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迅速瞄准,然后一炮打了出去。
火箭弹拖着硝烟,一头撞上了那个正在吐着火舌的地堡,“轰”的爆炸声中,地堡砖石横飞,四散开来。
这种沙袋石块、土木垒成的地堡,也就欺负欺负枪支一类轻武器,但是在80毫米破甲杀伤弹下,却算不上结实。
不说把敌人都炸死,但是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暂时失能还是稳当的。
班长看得一脸的高兴,这要搁以前,就得40火抵近射击,甚至可能得拿鲜血打开爆破筒、炸药包前进的道路。
这个最突出的地堡被端掉了,但是周围还有几个地堡在喷着火舌。
虽然看不见,但是能听见,而且前方开阔地上不时扬起的尘土也能证明这一点,还有敌人在向这里射击。
敌人不需要看见这块开阔地,他们只要向着预设的射击封锁区域和范围开枪就行。
热知识:不论是何时的重机枪手,相当一部分战斗的时候是看不见敌人的。
很多人想象起打仗,都会不解,既然大家的火力都一样射程,难道我还不能把重机枪推上来和你对射?这就是原因之一。
防守方根本不管你来没来,我只管火力封锁预定区域,你压根看不见我无法通过这片区域,怎么上来和我对射?
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战场单向透明。
端掉最前方的暗堡之后,敌人预设的火力网出现了缺口,作战小组往前运动了一点,能够从侧翼看见后面的几个地堡了,正要叫机枪手掩护,一看距离,算了。
这距离更远,敌人压根顾不上自己这里,我们的机枪手毕竟离火箭筒手不远,一开火反而把自己小组的位置给暴露了。
“你看看,能干它一炮不?”班长也习惯了,这里的一炮,不是75无,而是61火。
火箭筒手拿起刚刚从废弃发射筒上拆下的瞄准镜测了一下距,这种一次性瞄准镜很受欢迎,因为多少能起到望远镜的作用,而且还能大致测距,没有望远镜的普通战士,平时很喜欢把训练后废弃的瞄准镜拆下来,当望远镜使。
“160米左右,我有信心!”把“望远镜”往杂物包里一塞,火箭筒手操起了第二发火箭筒。这东西他背了三个!160米有点接近极限,但是在高原上训练了很久、完全适应当地弹道条件的他,有这个信心。
他探过头,看了看班长身上挂的多功能计时器,确定了海拔。
然后他屏息瞄准,此时如果是一位普通战士看他的瞄准镜视野,会觉得他瞄偏了,这就是他调整的地方了,打炮,俺是专业滴!
又是一炮,又一个地堡飞上了天。
“向前运动向前运动!”班长招呼着战斗组的同志往前。
就这么一路向前,整个战斗小组除了有一位同志受了轻伤,胳膊被流弹打穿之外,居然毫发无损!
他们突击速度极快,可就苦了后面伴随他们的75无的同志。
好不容易扛着炮冲上来,除了还在冒烟的地堡和敌人倒伏的尸体之外,什么都没看见,倒是看见了一些投降的,可此时他们没心思收拢俘虏,这个工作等后面的同志来完成,当务之急,是要跟上突击的同志!
“神了嘿,这么多地堡、工事,硬是没有阻挡得了他们的脚步。我们这炮,感觉白扛了啊。”
“对啊,按照经验,怎么滴他们也需要我们上来拔点的。今天居然就这么过去了。看来这脏三不行啊。”
“别扯淡了,赶紧跟上。”炮班班长是既遗憾又高兴,遗憾的是没使上劲,高兴的是同志们推进如此顺利,必定伤亡很小。
赶紧跟上去,万一有敌人的硬骨头呢。
实际上,高振东前世所知,我们推进本来就很快,一天消灭一个齐装满员、依托完备工事严防死守的旅是什么含金量?而现在就更快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