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 第368章 意外收获

第368章 意外收获(1/2)

目录

第368章意外收获

数日一晃而过,便到了裴元纳妾的日子。

程雷响也特意从天津卫赶了回来。

云不闲以及一些后来拔擢的新人,还兴致勃勃的打算热热闹闹的办一场。

但是不少锦衣卫的老人,比如澹台芳土、司空碎、程雷响、陈头铁等人,纷纷表示还是低调一些,降低影响,不然可能惹得裴千户不快。

这样反差的言论,让云不闲等人诧异不已,那些老人却纷纷讳莫如深。

裴元这种市井出身的军户,能攀上“父、祖翰林”的门第,就是烧了八辈子高香了,居然还恬不知耻的让焦妍儿做小妾,狗东西到底有何图谋,这些心腹都洞若观火。

因此大家本着不给裴千户添乱的想法,决定低调办大事。

裴元到智化寺逛了一圈,见到锦衣卫们团结、活泼、严肃、紧张的气氛,也点头表示满意。

纳妾的礼数比较简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正妻有的礼仪,妾室一样都不能有,其他的可以随便折腾。

考虑到这次的客人有些需要为官当值,裴元索性把宴请的时间放在了晚上。

裴元先带人去张琏的家中接了焦妍儿。

张琏的夫人出面,帮着操持此事。

焦妍儿的嫁妆是裴元让人提前置办了的,有不少的田契、庄铺,另外还有些金银和绫罗绸缎。

这些于是焦妍儿个人的可支配财产,等过了门儿,焦小美人有这些钱财支撑用度赏赐,总归能够心安些。

因为只是纳妾礼,自然没什么凤冠霞帔之类的。

裴元看着穿着彩衣委屈的哭出来的焦妍儿,也只能故作不懂,将她迎了过来,由侍女陪她上轿。

落下轿帘的时候,裴元默默的停顿了一会儿,终究什么也没说。

两人的结合是焦妍儿的不幸,却是裴元的幸运。

裴元固然可以矫情的给焦妍儿其他选择,但为什么不占有她呢

裴元是个没有道德感的人。

如果可以妄为,也从不掩饰自己的贪婪。

无论过程和过往是否体面或光彩,那都已经不是需要面对的现在了。

现在,自己得到了她。

就这样吧。

裴元回过神来,去和张夫人告别。

毕竟这次搅扰,着实给张家添了麻烦。

张夫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联想到女儿的出嫁,想到女儿可能永远无法出嫁,张夫人心中涌现百种滋味,一时甚是唏嘘。

裴元正要离开,忽然听到隐约有熟悉的笑声。

侧目一望,就见庭院中一丛树后,宋春娘正带着张芸君还有一些侍女看热闹。

宋春娘虽笑着,但是情绪有些复杂。

裴元前几天的话,让她回去后想了好久,但结论还是,不想给这个男人做妾。

只不过,这会儿看焦妍儿过门,心情还是有些复杂。

张芸君并不知道那晚这对坏男女做的事情。

她自以为瞒过了裴元,见到裴元看过来,适时的侧目避让,表现出大家闺秀该有的矜持。

裴元笑了笑,也挪开目光。

等到将焦妍儿接回灯市口的住处,裴元将焦妍儿直接安排去了后院正房。

裴元见焦妍儿情绪不高,多唤了几个侍女进来陪伴,他则要去前院,迎接今晚的客人来。

过了不久,就有第一个客人上门,乃是裴元的卧龙霍韬。

霍韬是举子,平素无事,就早早跑来凑个热闹。

他对裴元的感官不错。

在面对梁次摅这件事上,两人基本属于同一立场。

而且裴元表现出的行动力,让霍韬很是佩服。

特别是在大慈恩寺对峙之后,任意妄为又没受责罚的裴元,让霍韬很快察觉出了这个锦衣卫的不简单。

之后梁次摅身死,梁储疯狂的扬言报复,这让意识到危险的霍韬,本能的倾向和更有力的盟友站在一起。

等到裴元向他暗示今年可能会有恩科,让他好好准备之后,霍韬越发觉得这裴千户手眼通天了。

所以这次接到裴元的喜帖,请他参加纳妾的喜宴,霍韬就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

霍韬倒也考虑了裴元的锦衣卫身份,只不过他现在只是举人,暂时还不需要操心名声的事情。

裴元和霍韬寒暄了几句,又有人来访,乃是上次有过短暂交流的刑部郎中留志淑。

裴元对留志淑能给面子过来,很是高兴。

别看这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儿,但这可是文官啊!

裴元的政治资源,在文官这一项上十分的缺乏。

像是霍韬、田赋这种的,就算今年恩科考上了进士,想要在刑部这种大衙,干到一部郎中,都是十年往后的事情了。

如果运气不好从地方做起,那需要的时间就更漫长了。

所以每一个品级稍高的文官,都是一种比较珍稀的政治资源。这也是为何每次政治斗争,大家都喜欢用御史炮灰冲锋的道理。

因为只要考上进士,可以直接把自己人安排进都察院。

就算冲锋失败,遭受政治报复,也无非是蛰伏几年,完全耗得起。

本小利大的搏一搏,说不定就能得到贵人赏识,直接走上升迁的快车道。

裴元热情的将留志淑迎进来,随后询问道,“留兄怎么今日得闲,来的这般早,可是三河驿的事情已经忙完了”

留志淑听了,反笑道,“裴贤弟这么说,就不地道了。”

“前些日子你们派去的锦衣卫就开溜了,难道还不清楚那边是怎么回事儿各部衙门,现在也就是虚应其事罢了。至于留某……”

留志淑颇为谦虚的说道,“已经因为才能卓群,勇于任事,被杨公看重,选为杭州知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