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大帅应该学王莽(2/2)
这几人都在民间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实行宪政,以及个人声望上。
只不过,民意呼声虽然高涨,可此时也无法改变朝廷对人选的决定,五大臣出洋考察也就这样提上了日程。五大臣出国的路线,是由德国驻华公使代拟和安排的。
最初的考察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载泽、绍英和尚其亨等组成,考察俄、美、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另一部分由端方和戴鸿慈等去考察英、德、法、比利时等国家,后担心考察视角不同,难以达成统一意见,才改为一处。
今年回来的出洋考察宪政的大臣们,刚一回国,就向慈禧陈述了实行立宪的种种好处。
五大臣举出的宪政好处有,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但主张实行之期,要宽立年限。
一句话,就是想要借“立宪”之名缓和国内朝野矛盾,使满清皇位得以保全。
早就传出,经过载泽、端方等人力荐,慈禧对于采用日本宪政制度最感兴趣,只是还有些犹豫不定,所以一直拖到此时。
而这些,滕毓藻都是知晓的。
滕毓藻点点头,示意杨士骧继续说下去。
杨士骧接着说道,“我在翰林院的熟人告诉我,据说为了推行宪政,还要先成立资政院,为最终建立内阁预做筹备.”
见刘十九又有些急不可耐,杨士骧苦笑着结束铺垫忙转入正题。
“大帅!”
“目前看,似乎太后对于立宪有些急不可耐,我估计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大帅的权柄和实力越来越强,现在仅就军力上来说,咱们直军的实力并不比朝廷要弱。”
“第二是,现在朝野对实行宪政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朝廷应该是担心再拖延下去恐会生变。”
“这三吗”
杨士骧瞥了一眼低头不语的李玉林后,略一迟疑接着说道。
“太后应该很担心,一旦出现变故,爱新觉罗的皇位将无法保全。”
“而如果施行宪政,即便出现变故,也不过如日本那样更替内阁,于皇室无关。”
“所以,她在这个宪政问题上,不会再拖延,甚至还可能加速推行。”
杨士骧又笑着说道,“而一旦实行宪政,对于大帅就是个好机会!那时再动手也不迟。”
卫靖海有些迟疑地问道,“莲府先生,你的意思是想要大帅组阁”
杨士骧摇头,狡黠地一笑道,“非也,一届内阁总理而已,那个位置也并不稳妥不说,权力也会收到很大限制,对于大帅来说就是一个鸡肋。”
“我的意思是说,一旦朝廷开始酝酿组阁,这个朝廷的根基就会动摇,许多国人甚至官员们,也就会认为,这个皇位和朝廷是可以不再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的,当然也不会再有能力决定他们的命运.”
“那时咱们再出手,把大帅推上位,就容易的多了。”
“而且,我也不赞成学赵匡胤,我倒是认为咱们应该让大帅学学王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