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纪家的底蕴(2/2)
准确来说,是定远和云州的所有百姓,都为纪先生系上白布。
他是一介文人,并没武功,却抵挡住了外族的千军万马。
温清竹的眼泪流出来,伸手接过书童的牌位,对他道:“老师没有孩子,我是他的孩子,傅烈也是,你也是,跟我进城吧。”
一手抱着牌位,一手牵着书童,温清竹带着送灵军队开始入城。
纪尚的故事早已经传入大街小巷,京城百姓虽不如定远云州百姓那样身临其境,但纪先生的才名,早就深入人心。
如今他更是只身抵挡千军万马,让沿街所有的百姓都跪了下来。
纪尚的名字,注定录入史册。
纪家的人早已经准备好,他们虽然在纪尚的光芒下,显得平淡无奇,但在纪尚尸体送到的时候,众人才发现纪家还是百年前的纪家。
文人风骨,书香世家,在这一刻彻底显出底蕴来。
每一个纪家人,并不如寻常人家放声痛哭,而是每个人写了一篇悼文。
无论男女老幼,他们每个人上前,都会亲自念一遍,一份放入纪家留存,一份烧给纪尚。
朝廷之中,文武百官,齐齐为之震撼。
无论是长辈的哀恸规矩,还是晚辈的稚嫩真情,让所有人都明白,纪家虽然只出来个纪尚,但纪家的精神,永远都镌刻在每个人的脑海里。
这样的底蕴,让过来观礼的卫子婴和傅宣都感觉到了渺小。
他们卫家,他们傅家,都曾极尽繁盛一时。
唯独纪家,从未出权臣,却出了七位大儒。
最年轻的纪尚,本该超越六位先祖。
他却把热血留在了边境。
傅宣曾认为纪家古板腐朽,只知道死读书,这次葬礼下来,彻底击溃了他的自大。
“纪家,不愧是纪家。”傅宣心服口服,感慨的望着纪家的每一个认,“原来这就是近千年来的纪家,历经三朝而不倒。”
裴煜第一次收敛起傲气来:“纪尚的死,只会在纪家家书上,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不比纪家其他的先祖大儒差多少。”
两个人相视对望,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羡慕。
这种不骄不躁的淡然体现在纪家的每一个认脸上。
纪家和世人不同,他们家无论男女都会读书,一同进学,没有任何区别。
忽然间,傅宣问道:“我记得你刚考上举人时,似乎受到了名师指点,那个名师不会就是纪家人吧”
裴奕淡然一笑,望着纪家长辈席位上的某一古稀老人道:“没错,只可惜权力的诱惑太大,比起学问,我更喜欢弄权。”
傅宣顺眼看去,那一位老人他也认识,年少之时,纪家看起来式微,父亲带他去拜访纪家的这位老先生,他心里很是不高兴。
简单的一见面,傅宣就被纪家老先生的气质所吸引,他说出来的话,在自己现在看来,明明是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却讲得深入浅出。
他一听就懂,而且心里很是佩服,决定接受拜老先生为师。
不想那一次,老先生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当是说了一句话:“这孩子读书的天分高,但心很大,不适合在纪家读书。”
那是傅宣第一次受挫,本就是诗书世家的傅家,明明比纪家显赫,父亲却要带他去纪家读书,结果还被人看不上。
少年的傅宣,心里便记住了纪家,直到傅家在他手里到达鼎盛,然后快速衰败。
现在听见裴煜居然得到过老先生的指点,傅宣心里很是不服气。
这个情绪自然也被裴煜看出来,他不禁笑道:“你果然一如既往,自视甚高,这就是你和我的不同,遇到老先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只可惜,我辜负了他。”
沉默半晌,傅宣忽然说道:“其实也不算,至少你也学到了一点,裴奕固然优秀,但你同样培养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裴芷萱,男女平等这一点上,你还是得到了纪家的真传。”
“怎么你后悔了傅贵人如今进宫,虽不是皇后,但也得到了皇上皇后的信任,比起裴家的其他姑娘来说,还是好上不好的。”裴煜看起来在安慰傅宣,实则还是在为裴芷萱自豪。
傅珏的确不错,但比起裴芷萱,那边是云泥之别。
这话成功的激怒了傅宣,他倒不是想吵架,而是觉得裴煜这人一如既往的讨厌。
正欲开口,身前忽然停住一个人。
“傅老和裴老看起来精神不错。”温清竹笑眯眯的望着他们。
刚才他们的谈话,她也听到了一点。
两人顿时收敛起神色,恭敬的行礼,不再多话。
只可惜,温清竹并不打算放过他们,特别是裴煜,他竟然得到过纪家人的指点。
“两位要是有空的话,不如随我去侧院坐坐”温清竹发出诚挚的邀请。
傅宣很想拒绝,裴煜更是不先过去。
可面对温清竹手里的权力,两人只能悄然跟过去。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纪家老先生的身边的一个少年好奇的问道:“那位夫人是谁呀怎么傅家伯伯和裴师兄这么听她的话”
古稀老人望着温清竹还没彻底消失的背影,意味深长的道:“她啊,就是你纪尚叔叔最不放心的学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