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拉人入伙(1/2)
第123章拉人入伙
“第一个要盯着的人,少府镡承。”
“为何”
“照做就是。”李衡风轻云淡地说道,“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情报,并非易事,我会给你时间的。”
“喏。”
“成都不同于陇右,这里很复杂,水很深,你万事要小心,家人也要好好叮嘱,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杀身之祸,明白吗”
马颙心头又是一沉,连忙说道:“下官明白。”
“好,你先下去好好安顿。”
“下官告退。”
马颙走之后,李衡陷入了沉思。
其实到成都来,也没有发生太大的事。
无非就是镡承和孟光来找了麻烦。
镡承是典型的益州人,他来找麻烦,绝不是单纯地挑刺,而是一种势力的角逐。
至于孟光,东州派,东州派并非强硬的北伐派,但跟益州派也不是一条心。
李衡最担心的是益州派搞事情。
益州派其实不会单纯地去搞事情,只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能从伤害一部分益州派的利益。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要明白,李衡下一个阶段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没错,是夺取荆州。
夺荆州要多少兵力
至少十万!
对于汉魏吴三国的局势,直接死磕关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即便最后击败了魏军,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短时间内未必能占领关中。
短时间内无法占领关中,魏国会强行逼发潜力再西进一批。
到时候,汉魏将主力都埋在了关中,便宜的则是孙权。
他有一万个理由相信,此时建康的孙权、武昌的陆逊,都在等待汉军和魏军在关中全面开战。
所以这场仗不能从关中入手。
只能从荆州入手。
取荆州,就必须从益州释放出更多的人口。
更多的人口就掌握在地方世家手里。
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想要让他们释放最重要的资源,以利益诱导固然没错。
可一个利益集团,永远不只是一种声音。
只要声音一多,局势自然就复杂。
出现对抗在所难免。
若是局面变坏,需要做什么呢
一、全面的情报渠道。
二、能够说得上话的底气。
三、分化对手,拉拢盟友。
等安排完马颙后,李衡倒是放下心来。
他的第一批可以信任的班底,有了雏形。
这个时候,他要开始找益州的世家豪强要人了。
十月初八一大早,太府寺对外公开了纳商司的纳商公文。
数日之内,引起了京师哗然。
纳商公文的核心是什么
一、交钱!
二、允许私人造纸!
这个消息公布后,最倒霉的不是李衡,而是刘禅。
为什么说是刘禅
因为京师各大官员都坐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