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枪决(2/2)
波兰最坚毅的精神支柱,肖邦!
波兰的灵魂长存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这位著名的爱国钢琴家,因为他的曲子才在后世走进世界的视线。而在战争年代,任何安慰,都不如一支肖邦的乐曲。
罗西亚对肖邦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在无意中听过几首,名字更是叫不上来,此时听到这个声音才隐约的想起了肖邦。
而这个时候弹奏肖邦,不仅是挑衅,也是一种间接的承认。
德国军官眯着眼看向罗西亚这边,而后从军车的另一边走出来一个军官,跟站在车上的那位说了几句,便向乐器店这边走过来。
罗西亚的心跳猛地停了一拍,她紧盯着那个军官步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往店里看去。
亨利正在里面弹着钢琴,好像对外面的场景毫无所觉,罗西亚盯着他正在跳动的手指,恍然看到了钢琴旁边的连接扩音器。
罗西亚脸一下就白了,她想冲过去阻止,而那个军官已经走到她跟前,正是偷袭那天将她抓走的军官。
军官冷冷的看了罗西亚一眼,便进了店,随后就将亨利从凳子上拽了起来,外面的钢琴声戛然而止。
亨利的表情很平静,好像即将面对的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小桥流水一般的美好。军官将枪抵在亨利的脑袋上,一手拽住他的衣领将他粗暴的拖出了店门。店里的老店主早就放下了大提琴,表情麻木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亨利!”罗西亚抓住了亨利的胳膊,眼泪汹涌:“你不是策划者,为什么要这样,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西亚,不要哭。”亨利有些无奈的笑笑:“记得将钢琴买下来送给皮诺,我试过了,音质很好。”
他最后一句没说完就被军官给拉走,声音拖的很远,雪飘在他金色的头发上,很快便消失不见,但他毛衣上的却像一样付在上面。罗西亚想起来时的场景,同样一身,走的路却已完全不同。
亨利真的是很平静很淡定,即使他的脑袋上还被抵着枪,但走路的步伐却如同在闲庭信步。罗西亚已经确信了他不是那个策划者,他只是为了救整个广场的人,只是不想再有人死去。
为此,他付出的只能是自己的生命。
罗西亚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
既为战争的残忍,也为历史的无情,更为这些坚韧的波兰人,善良的亨利。
亨利被拉到广场中央,站在了反抗者前面,他平静的与那个德国军官对视。
“哦,这竟然还是一个犹太人,果然是民族的仇恨。”德国军官嘲讽的看着亨利,“或许你在策划怎样偷袭我们的时候该想想你的妻子,你瞧她现在哭的多伤心。”
亨利目不斜视:“她不是我的妻子。”
“好吧,但愿是这样。”德国军官并不坚持,他摊了摊双手,从车上走下来,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外面的那个军官挥了下手,立刻有一排士兵将枪对准了亨利。
亨利对着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微笑,依然从容的不像话。
“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不会灭亡。”
砰砰砰枪声连续响起,亨利脸上定格着永恒的微笑,缓缓倒了下去。
“亨利!”
罗西亚遥远的声音和迪尔等人近处的声音汇合在了一起,她瘫坐在地上,雪铺就的地面冰凉刺骨,让之前的伤口隐隐作痛。
士兵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又对上了后排的反抗者,这是纳粹的示威,是刻意营造的反抗者的下场。
一旦愤怒决堤,任何胁迫也挡不住这股洪流,所有的反抗者都大声怒吼起来,对着飘雪的天空做出最后的宣誓:“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不会灭亡。”
“砰砰砰……”
一排排人嘶吼出最后的誓言,倒下去,广场上所有的平民都抱头痛哭,很多女人都承受不住在圣诞节看见这样的场面,瘫软在地。
积雪渐积渐多,已经要看不清地上人的面容,罗西亚缓慢的一步步走过去。
大雪越飘越烈,纷纷扬扬,仿佛要将这一场爱恨全部掩埋。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战争的电影,发现里面的细节比我想的更好,便直接用了电影里的!二战本来就是一个固定的路程,无论怎么写,过程都是一样的,难免会和大家曾经看到的相似。想说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我会劲量将细节处理的不一样,让战争不那么沉重,如果当中有错,亲们也可以指出来,不是骗留言!o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