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利欲熏心(1/2)
第171章利欲熏心
那一次遭遇战,彻底改变了群雄对倭寇的认知。
虽然前前后后也杀了一百五六十的倭寇,可群雄本身也伤亡十几人。尤其是几个受了箭伤的,还得安排同门师兄弟照看。能继续追杀倭寇的,不过七八十人了。
这一次倭寇似乎也更加警觉了,每每上岸后,都是浅尝则止,把目标就放在登陆点周边一带的村庄。等正道群雄赶到,他们又已经回到了船上。
这种憋屈的情况,让关缘等人疲于奔命,他也暗自感慨,没有制海权可真不行啊。
不过也多亏了正道群雄在后不断追赶,倭寇们没有造成更大的侵害,后面几次甚至是远远望见有人赶来,连船都不敢下,属实是惊弓之鸟了。
连续多次的失利,导致倭寇内部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真倭假倭的分歧又一次显现。假倭还是珍惜身家性命的,提议不如先行退回海岛,休整一番,等待这帮凶人离去以后再来;而真倭千里迢迢远道而来,自然不愿意无功而返。
他们本来就是看见上一次在台州的那次劫掠收获颇丰,才又从岛国招募了不少走投无路,想来大明碰碰运气的武士浪人。如今这几次登岸抢劫,都没有什么成效,他们如何甘心。
光是安家的费用,都让他们赔了不少。领头的百地一夫说什么也要捞上一把再走,甚至不惜和假倭向导翻脸。
这百地一夫在岛国也是东海道伊贺地区的豪族出身,只是可惜战国纷乱,之前投靠的领主在争霸战争中失利。他本人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被新领主信任,愤而出走,这才流落到南九州。因为个人能力突出,而被当地的大佬委派来指挥这一伙倭寇。
本来他就指望着这一次表现得出色,能被岛津家信任,从而有机会施展自身抱负。对这一根救命稻草,自然抓得死死的,无功而返,从来都不是他的选项之一。
倭寇内部几番争吵,最后确认南下百余里,故技重施,直接在福清县的平潭岛登陆。据队伍里的大明向导所说,那里盛产铜铁矿,若是能血洗平潭,把这批矿产运回资源贫瘠的九州,应该也可以大赚一笔。
之前休整了几天的群雄,对上搬了好几天砖的倭寇,好似那秋风扫落叶,利刃切豆腐般丝滑。
这一次没有海雾和弓箭手的制肘,关缘等人杀了个尽兴。尤其是关缘,此时他嫌用剑麻烦,手持铁枪,见人就捅。配合着他的无双内力,倭寇之中,没有一人能接下他的铁枪。
百地一夫在人群中看见如此凶悍的大明武士,逼得自己手下连连败退,心里不停的咒骂。自己这翻身的计划,恐怕已经无望了,难道高傲的伊贺勇士,就真的没法实现自己的心中抱负了么!
这一场厮杀,关缘等人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最近一次是在霞浦,而再往南就是福州,福州南边有莆田。之前这帮倭寇在台州和南少林的弟子们打过交道,少林寺偌大的名头,他们里的假倭必然也都听说过。我赌他们不敢距离莆田太近。再远他们估计也等不急了。”
一时间这不到四百人的倭寇,被七八十人的武林侠客们,杀的七零八落,片甲不留。
就在上一次没追上倭寇以后,关缘痛定思痛,心想得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于是和众人一起讨论。
附近乡民在见识了倭寇的残暴之后,也纷纷举起爬犁锄头,前来相助。
关缘思忖片刻,说出了自己观察已久的观点,“自从年后那次台州受灾开始,倭寇是一路向南。雁荡山、金乡卫、苍南福鼎,莫不是越来越靠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