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完美工具人(1/2)
第213章完美工具人
原本作为淮阳王的“前儿媳”,上官静就算被自动默认在免羁押的范围内,但被三法司的堂官叫去问两句话也是正常。但是她这几天过得其实很是清净,似乎整个朝中都忘了,淮阳王还有个已经娶了媳妇的嫡子。
作为淮阳王谋逆的现场经历者,朝中大半官员都去刑部做过陈述,或者交过书面材料,包括了陈丞相、林太尉还有苏平。而淮阳王府的人,则更是被提审了不止一次,但这么久了,也没谁提过要传萧景珩小两口去问话。
这些日子不仅像是整个朝中把着小两口忘了,就连宫里的皇上,好像也把自己这个多余的儿子给忘了似的。而且这些日子,皇上还是不许萧明瑞随便进后宫,就好像是防着自己妹妹接触萧景珩似的。
不过虽然萧明瑞不能进宫,但萧景珩的小日子依旧过得不错,因为有太后在。他每日过得很规律,一早一晚往太后宫里去一趟,请个安,然后就回平康宫,闷在书房里读书。
太后现在就剩这一个孙子了,对他照顾得十分精心,萧景珩的一茶一饭,她都恨不得亲自盯着,专门派了不少亲信宫女到平康宫当差,轮三班的伺候萧景珩衣食住行。
原本自己背着茶壶茶叶跑的小喜一下子失了业,不过他倒也不是没事做,他和全福两人,眼下成了萧景珩的贴身内侍,萧景珩自己要求的。
萧景珩一般不许宫女们进他的卧室,能进屋伺候的,还是小喜和全福,皇太后不放心,很是不满意了一阵子,不过因为萧景珩自己坚持,老太太也没干涉太多。
唯一一个剩下的孙子,在皇太后眼里当然是颇为金贵,因此老太太其实还是挺惯着萧景珩的,只是有一件事,萧景珩向她要求了多次却毫无结果,那就是接上官静进宫。
每次提起这件事,皇太后都顾左右而言他,十分回避的模样,只说等皇上见过萧景珩之后,一定会给他们小两口很好的安排。
这位杨大人一辈子最值得称道的大约就是娶了个小世家出身,与他并不算门当户对的美丽妻子,生了个极漂亮的女儿,后来进宫成了先皇宠妃,这就是后来的杨太后。
皇太后娘家姓杨,出身于西京畿附近的雍州,杨氏一族在雍州算是世家豪门,雍州一代的良田,有七成是杨家的,族中子弟也是代代都有人在朝中做官,在雍州地面上,绝对称得上跺一脚晃三晃。
皇上撒手不管的架势,没有任何示下,那就给了皇太后机会。师父要细细选,陪读也要安排,皇太后优先考虑的,当然是她自己的娘家人。
皇上的旨意传得不明不白,也没细解释什么,但齐正荣这次可长了记性,为了避免得罪人,他特意选了萧景珩去给皇太后请安的时辰,跑到寿安宫,当着皇太后的面传旨。
这样的情况下,皇太后怎能不急这些年她为了杨家,做的功夫可不少,后宫有好几位杨姓嫔妃,但可惜都不大得宠。
别看杨贵妃自己出身不高,但两个儿媳一个出身陈氏,一个出身苏氏,两大世族卯足力气协助她斗倒了先皇后,坐上了继后位置。
先皇驾崩后,杨皇后虽然安安稳稳成了太后,但她在陈家与苏家眼里,却也没有了太高的价值,新皇登基,世家大族开始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杨家依旧是那个被挤到一边去的,没得到太多便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