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盐业(1/2)
第430章盐业
像应财这种自诩聪明的人不少。
前来应征的人观察了几日,见出头鸟应财给节度使大人送了女人,大人虽没收下,但后面也没有别的动作。
没准是应财眼光不行送的女人不够年轻,漂亮
于是往徐州来求官的人,皆带着环肥燕瘦的女人过来求见吕博承。
吕博承头大如斗。
对着来禀报的人,就想狠发一顿脾气。但想想娘子还怀着身孕,又担心惊扰到了他亲亲的闺女。
娘子好几天没理他了,而那些蠢货还不会看眼色,还给他通禀这类消息。
把他当什么了!
他娘子是怀孕了,但他缺人伺候吗
府里婆子丫头现在买了一堆,他缺人打水还是缺人做饭洗衣!
把来通禀的随从拉到娘子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臭骂了一顿,又脚下生风亲自跑到府门处,拎着几个守卫骂了个狗血淋头。
下回再放带着女人来的人进去,再跑去向他通禀,他就扣他们的工钱,把他们罚去挖矿。
那就送他们去军营打扫马厩,茅厕。
而历朝历代,盐业几乎都是官制官营,从来都是禁止私自煮盐和售卖。
首先要在前一天晚上,把一些松散的东西铺在海边,可以是稻谷杆,或是茅草之类。等夜里雾气升腾,这些松散东西上会附上一层白色的盐雾,然后把这些带着盐雾的东西收集起来回去煎熬,这样才能得出海盐。
可见到了明朝,海盐还是靠熬煮法。
苏青媖让项尚亲自去盐城呆了一个月,回来听他说了一番盐城的情况。
因盐业暴利,引得不少人铤而走险,做起私盐贩子。每年各州府的监牢里,总要关押一批贩私盐的。
哪怕他们徐州不缺铁了,也不能搞个火车出来。再说现在各个地方各政权割据,有想法也什么都做不了。
不是。
头疼得紧。
苏青媖想着,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人铤而走险贩私盐呢
无非是他利润巨大,干一年可以躺吃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诱惑大,就不断有人飞蛾扑火。
有更好的方法能得到更多的盐,为什么不用
苏青媖自然也是要拿来用的。产量高,就代表利润更大,盐税丰足。而利润大,还节省人力人工,钱不仅不少反增,为什么不换晒盐法
吕博承见不到,这些人就纷纷找上裴湜等一众徐州官员。
而此次官员补缺最多的还是海州和楚州。
因现在楚州是二十万大军主要的钱袋子,不容轻忽。吕博承便拨了巨款,要求重修并加厚楚州城墙,并派重军把守。
苏青媖把晒盐法详细地记录下来,交与吕博承和许汤过目,那二人如获至宝。
而煮盐法又叫熬盐,熬波。
现在凡事都有人处理,他可算能松口气了。
在历史长河里,一直延用煮盐法。
镇海官场,从小到下,气象一新。
大大松了一口气。
明代的《天工开物》里还记载了得海盐的方法:“无雨日广布稻,麦稿灰及芦矛灰寸许于地上,压使平匀。明朝露气升腾,则其下盐茅勃发,日中晴霁,灰、盐一并扫起淋煎。”
初时,大家还半信半疑,煮盐法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而这晒盐法,闻所未闻。
主要还是现代社会盐业价格由国家调控,且不再专营了。再有就是现代社会交通便利,没盐的地区,把盐从别处运来当天即达,便利的很。最最主要的是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高,盐的产量高,利润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