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059村里的风云人物(1/2)
第59章059村里的风云人物
家里为了赶制月饼,忙成一片,宋青峰也不愿意给朱家人添麻烦,不肯让李香兰割肉杀鸡的张罗。
好在家里剩下七八个鸡蛋,还有一大块烟熏肉,又让朱璇去村头豆腐坊买了四块大豆腐。
李香兰煎了一大盘萝卜干鸡蛋饼,一盘大蒜炒烟熏肉,一盘醋溜大白菜,一盘小葱拌豆腐,又蒸了一锅大米饭,请宋青峰吃了顿便饭。
宋青峰来南方的时间长了,对于这边的饮食适应良好。
李香兰的手艺比国营饭店的厨子都不差,他摸着圆滚滚的肚皮挺不好意思的说:“李阿姨,你做的饭菜实在太香了,瞧我吃的这肚子,让你们见笑了!”
李香兰忍俊不禁道:“青峰同志,你能吃好我就放心了,都是家常便饭,招待不周!”
宋青峰说了声‘哪里’,小嘴也挺能叨叨的,站在厨房门口陪着李香兰唠上了闲磕,偶尔提到聂磊,不忘替自己兄弟美言上两句,也是挺有心机的了。
朱珠没闲功夫听壁脚。
她吃过午饭后,就拿起了烤箱的说明书仔细阅读了一遍,准备下午就试着用烤箱来烤月饼了。
农民不好好种地,做什么买卖啊给弄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全家都得进去蹲号子。
他们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一个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日子过得扣扣嗖嗖,紧紧巴巴。
“能不赚疯吗一斤月饼卖一块多,成本能有几个钱别以为大家都算不出这个数,我们也不是没自个儿做过。”
看着风味具佳的月饼,朱珠忍不住激动,“就该是这样的,我一直想做的就是这样的月饼!”
因为震惊、意外、嫉妒和不甘,她们用自己最大的恶意揣测和诋毁着跟她们不曾有过矛盾冲突,甚至连平素交集都鲜少的人。
因为议论说嘴的人多了,话自然也传到了朱鸿京耳中。
中秋节前的第八天,肉联厂的采购也来家里提走了两百斤月饼。
第一次用烤箱,朱珠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她不敢一次性放太多月饼进去烤,生怕失败会白白浪费了。
儿媳妇最近也在卖朱志勇家的月饼,这事他老人家知道,他能当清河村的村长十几二十年,就不是个没有城府的人。
“啊,你是说她.”
“之前咱都看走眼了,谁知道朱志勇他婆娘竟是个这么厉害的。
“李香兰都能,我为啥不能了”
但为何他不支声,默认了刘桂芬的行为,自然也是因为他和老友朱春生的情分。
朱鸿京知道现在清河村说酸话的人不少,人心浮动,怕出乱子,只能跑了趟乡政府,把几天前开会时领导发言的稿件借过来抄了一份。
贫困人家怕过节,就因为每次过节意味着要钱。
“凭她敢豁出去自己,你敢不”
“我可听说了,他们卖的月饼还不便宜,批发出去一斤都要一块多,这黑心肝的,一斤月饼比一斤猪肉还要贵!”
可朱志勇家,就剩下几个娘们了,还能趁着过节发大财,这不是小打小闹的挣个一块两块的,人家这个节不定就挣出了个万元户,钞票大把大把的进了口袋,这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烤箱也不能全天侯不停歇的烤月饼,朱珠一个是担心电路负荷太大,一个也是怕过量的使用,烤箱持续运转会发生什么意外。
有几个人能不嫉妒,能不眼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