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李威老家的底蕴(1/2)
第123章李威老家的底蕴
李威没想到,居然是在这种情况下回老家,也不知道自家老爹看见快过年了拉一车石头当年礼,而且让他出点运费会不会揍人。
大理石很贵不,假如给老爹拉几十吨白酒,估计他很喜欢,再贵的石头在他老人家眼里都是石头。
如果顾大姐知道李猛的爱好,用小货车拉上十吨八吨的白酒送过去,估计老头能当场拉着顾大姐拜把子。
说来也怪,喝酒这事可能也有点遗传基因,祖辈能喝的,大多数后代都能凑合几口。
李威从八岁开始,他爹就让他学着喝点,这么好的酒量也是练出来的。
故,子有云:喝酒要从娃娃抓起。
故,有谚语曰:好领导都是酒精考验的。
故,有诗为赞:你不醉我不醉,今天的马路谁来睡
好吧!扯远了。
“钱在俺手里,俺说了算,你当老板不也经常拿着扣工资来威胁俺吗”李威说着说着,反而理直气壮了。
最终,有的留在军中,有的去了地方。
再说李猛,为村里操劳这么多年,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注:还是李猛自己说的。)
本来李猛打算培养一下李威,可这小子看不上村里这点工资,也不想为村里服务,没结婚就跑到城里去了,随后被陆丽丽这小狐狸精(注:李猛语)勾了魂,留在城里结婚生子。(注:不听话李猛不给钱。)
大周看着眼前这条普通的水泥路,只有五米宽,延伸五六百米,拐进去,看到山石堆砌,高约两米多的石墙,大门为推拉式,大开着,里面有近千平米的空地,混凝土浇筑,显得极其宽敞。
“等会,路上也不是俺自己开的车,你也要付一半责任。不对,不是一半,那次一晃悠加刹车,真碎了也都是你的责任。”大周对钱很敏感,谈起这个脑子也很好用。
去李威老家的路也不用问,李威坐在副驾驶上指点路线。
但到了洪武年间,皇权特许,洪武大帝下旨,从外地移民而成庄。
“特么的,这还用你干活你说这话不怕遭天谴”
开进大门,见东西两侧,各有几十排猪圈,猪圈前后分隔距离约有十米,中间栽着果树,猪圈后是牛棚,里面拴着的肉牛透过树木间隙,木呆呆的看着他们。
大门远处偏东,是一排高大宽敞的大瓦房,四周都是苗木,草因寒冬枯萎,只有冬青青翠依旧,房后不远处是树林,接近成材的杨树看不到尽头。
李威被他笑的来气,板着脸语气严肃:“周老板啊!俺想了半天,运输途中承运方有爱护货物的义务,咱卸车时可要验货,碎的多了俺可要扣钱的。”
“卧槽!威哥,这是你老家有这个大场子你特么出去替班神经病啊”大周瞪起眼来,不能理解李威的脑回路。
提起老爹,李威有点怕,自己当初牛气哄哄的样子,说出去混肯定比老爷子强百倍,这些年没发财,也不敢探讨谁存款多,生怕被老爹鄙视了。
李威正烦着呢,摆摆手示意只管走。
货车跑了个把小时,李家庄已经不远了。
说起李家庄,那可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这话要自盘古开天地说起,据说当时就有这片土地,虽然历史久远,但历经战乱变迁,以前的居民已经不可考究。
却也凭借参军的功劳,做了村里的大领导。
村民也不好意思见到这位德高望重的领导这么困苦,自发的把数十亩地给换到一块了。(对,就是自发的。)
房门前停着一辆二手小货车,车上车下,几只大公鸡带着各自的妻妾们停止啄食,看向这突然闯进门的大家伙货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