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豆家媳妇 > 第694章 对不住

第694章 对不住(2/2)

目录

门口站着两个人。

钱宜善恨恨瞪着大哥,钱宜民痛苦。

钱宜善走进来抱起侄女,对钱夫人说道:“娘,你给向阳说这些干嘛谁把那个孩子抱进来的”

钱夫人说道:“闹着要祖母抱哪,我是祖母不能抱吗向阳他们离开咱家,这个是他们亲弟弟,得让他们知道。”

钱宜民呆呆的站着,对面的儿子平静的看着他。

“娘说,爹娘性子不和才分开。”

钱夫人怔住,钱宜民……

“爹对不住你们。”

钱向阳摇摇头,道:“爹对不住娘,儿子对不住爹。”

他拉着弟弟向荣跪下给父亲磕头。

对不住是因为跟娘走,前面是娘带他们走,现在是跟娘走。

是钱宜民的儿子,钱宜民听得明白,一脸惨白。

钱向阳站起来,接过二叔手里的妹妹,给祖母行礼,给二叔行礼,道:“孙儿走了,祖母保重。”

“二叔,侄子走了,多保重。”

又对钱宜民行礼道:“父亲,儿子会照顾好娘,照顾好弟弟妹妹。”

钱雨晴紧紧搂着大哥的脖子,一脸的泪水。

钱夫人恼怒道:“看看,和他们娘一样……”

钱宜民大喊一声:“娘……”

吓得钱夫人怀里的孩子又哭起来。

钱向阳顿了一下,一手抱着妹妹,一手拉着弟弟,往前面走去。

钱宜善赶紧追过来,要抱侄女,钱雨晴不肯撒手。

前面的钱判官看到孙女哭了,以为是祖孙好久没见,夫人惹得孩子们哭一场,没多想。

叶府尹带着外孙们回家。

等钱判官知道后面咋回事,气得给了夫人一巴掌,让她以后不能见儿子的妾和孩子。

回到广信府,钱判官火速把身边的两个跟了他多年的幕僚派到定阳县,并给儿子纳了个二房,一个妾也是妾,多一个也没所谓。

那女人不是又怀了嘛,在家待产好了。

之后,在家的妾生了个闺女,外面的妾生个闺女。

在家的妾松口气。

她没想到叶家女竟然如此刚烈,带着嫡子女走了。

走了好,她儿子以后就是大房的老大了。

因为怀孕,只能呆在钱家不能跟着去,老爷给相公纳二房,哼!她才不怕,没有人比她更了解相公,原配都能打败,一个妾算什么

身子不便,儿子只好由婆婆抚养,老爷不知从哪接回来一个姑太太陪着婆婆住,儿子由那个姑太太照顾,起名叫钱平,庶出没排行。

她不怕,庶出也是大房目前的长子。

等她生了女儿坐完月子后,想抱儿子回来,谁知道儿子没抱回来,女儿也被抱走。

她傻眼!

然后来了两个妈妈教她学规矩,当妾的规矩。

钱家中馈由二房媳妇打理,吃个什么都要不着,院子的下人不和她说话,一脸的鄙视。

钱家女眷哪个不恨她,原本叶家的亲戚都会是她们的助力,钱宜善回来好好的给媳妇说了在应天府的事。

见过的那个叶家小儿子立了大功,长公主的长女是叶家干闺女,叶家小儿子人不大,结交的都是贵人。岑家未来家主是他好兄弟,那不是吹,他去岑家跟去邻居家串门一样。

二房媳妇原本和叶怡珍相处的不错,大嫂娘家比她娘家门第高,人又和气,从来不为难别人。

原来还指望自己儿女以后能跟着沾点光,全被这个女人给毁了。

男人看不明白女人的伎俩,二房媳妇哪里会被她糊弄

公爹为何让她们母子回来,不回钱家,以后带着孩子要挟钱家更完蛋。

二房媳妇都不用请示,明面上让人挑不出任何,暗地里内宅的道道暗示几句,有的是人抢着巴结二奶奶,每天剩菜剩饭,有时从泔水里捞一点残渣给她送过去。

那女人哪里知道大户人家是如何,以为归拢了男人的心,就是享福的日子。

别说钱宜民不在,就是在家,他能如何

全是鸡毛蒜皮的内宅事他能为妾出头

躲在外面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个女人终于知道她向往的大户人家是什么样,当妾是什么样。

为何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以前镇上有个当妾的回娘家,穿金戴银,抱着儿子耀武扬威,一担一担的贵重礼物往娘家拿。

谁能告诉我这是咋回事

女人想去找相公,一个妾你想干啥就干啥

那好,忍。

等相公回家时,哭哭啼啼,梨带雨,说孩子见不到,心都要碎了。

相公说孩子由长辈抚养是好事。

她又说要陪着爱人,要去伺候爱人,两人相爱怎么能分开

可是相公变了,对她不耐烦了,让她在家好好孝敬长辈。

她一个妾怎么孝敬轮也轮不到她。

她想偷着跑,去相公那,以前从广信府到应天府她大着肚子都能去,虽然是相公安排人送她,不也是她坚强吗

问题是,她连钱家都出不去,别说偷着跑了。

一个妈妈来给她说,谁家的妾在外面一夜没回来,回来后就沉塘了。

别说妾了,正室奶奶如果无缘无故一夜不回家,等着被休吧。

忍,只能忍,我还有孩子。那个女人如此想。

三年后,钱宜民回来了,犯错回来了,因为心好帮人担保,没想到亏空了粮食。

钱家补上窟窿,让他主动辞职,回家呆着。

女人欣喜,她不求相公有太大前程,只要两人能在一起,她才能有好日子过,钱家家大业大,少不了她儿子的。

谁知道老爷给相公续弦了,一个大龄女子,克死三个未婚夫,娘家在衢州府。

大奶奶读书人家出身,规矩死板,恨不得走路迈左脚还是右脚都能说出规矩来。

带着庞大的嫁妆。

相公的二房对大奶奶恭恭敬敬,每天立规矩,孩子都见不着,还高兴自己的孩子能由大奶奶抚养。

那女人不屑和二房一路,没本事。

大奶奶安排相公晚上去哪,到了她屋里,她施展温柔,相公皱眉,说成何体统,不知羞耻。

女人惊呆了。

往日的柔情蜜意,相公说喜欢她如此,说女人就该这样。

相公不再进她的屋,过了几年,老爷让相公办了个学堂,当教书先生。

等儿子成亲,给大奶奶磕头,等女儿出嫁,她想偷着去看,听到女儿给陪嫁妈妈说:别提她!我没有亲娘!我恨不得婆家以为我亲娘死了!

女人想上吊,被人救了,大奶奶给她说别给钱家带来晦气,一个妾,像猫狗一样,给你吃的就好好活着。

女人白天坐在门口,夜里躺在床上,一直到她被人称呼是大房的老姨娘。

有一天,前面闹哄哄,扫地的婆子激动的说应天府的大少爷回来了。

大少爷

就是他娘被我赶走的那个

女人挣扎着爬起来,问道:“是向阳吗”

婆子呵斥道:“大少爷的名字哪是我们奴婢能叫的”

“他娘哪还活着吗”

那婆子是府里老人了,钱家的事瞒不住下人,以前的大太太因为大老爷背地里养外室和离走了谁都知道。

婆子鄙视那女人一眼,道:“大少爷的母亲是女先生,还是一品诰命夫人。”

说完又惋惜道:“大老爷没福,眼瞎了。”

又鄙视女人一眼。

为了这个像鬼一样的女人,抛弃叶府嫡长女,就像二太太说的,太傻。

那女人愣住,一品诰命夫人

我是什么

几天后,婆子发现她没了气。

去禀告老爷太太,老爷皱眉,大太太说按照规矩葬了吧。

规矩是妾室不能进钱家祖坟,找个荒郊野外挖个坑埋了。

女人的一双儿女也没来看她最后一眼。

钱家大老爷钱宜民有天晚上做梦,梦见在最早的外宅里,那女人给他唱小曲,偎依着他,说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他说好。

深情相拥。

绵绵起伏的山呀,溪水潺潺。

钱宜民一下惊醒,心怦怦跳。

耳边还是那女子婉转的歌声。

第二天晚上,又是如此。

吓得他一个人睡,怕说梦话。

接连几天如此,他快疯了,亲自给那女人烧纸,只敢半夜偷偷摸摸烧。

谁知道回屋的时候绊了一跤,爬不起来了。

之后瘫在床上,大太太派人伺候他,伺候的很好,但从不亲自动手。

最怕的是每天晚上那女人来给他唱歌,说的都是以前俩人柔情蜜意时说的话。

梦里他也柔情蜜意,他很清醒的看着俩人柔情蜜意。

他那时是这样

梦里向阳他娘很模糊,年轻的他觉得内疚,对妻子温和,对孩子们亲热,尽量补偿。

可回到女人那里,忘了妻子和孩子,俩人恨不得整天守在一起。

钱宜民哭了,喃喃道:“对不住,对不住。”

可是那女人莞尔一笑,说:“那好,咱们同生同死。”

钱宜民像是没听到,还在继续说:“对不住,我错了,对不住。”

几个月后,瘫在床上的钱宜民在那女人死的同一日子没了气。

钱家由大太太掌管,经常给向阳兄妹送去礼物,价值不菲。

等她儿子娶媳妇,大太太把家交给儿媳,一心带孙子。

原本钱家后事不会写,有读者觉得外室太顺心顺意了,就把钱家后事简单写一下。

钱宜民不能犯大错,因为会影响到向阳兄妹,又不能让他太遭罪受罚生病,不然连累向阳兄妹,毕竟是他们亲爹。

只有等最后,向阳兄妹大了再让他领饭盒,那会向阳兄妹都已经成家,不会因为守孝影响他们婚嫁。

所以让他舒服过了很多年。没办法呀。

还有,我们看官对他恨的牙痒痒,觉得他该死。其实,在古代,在男人眼里,在一个大家族里,他是犯错,但不是很大的错,大家族怕的是在外面仕途上犯错,那才连累家族。

男子偷情没啥大不了的,红楼梦里贾母也说世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说贾琏只要不太过分了,贾母等人并不会十分介意这件事。但是王熙凤吃醋大闹一场就证明她自己没有容人之度。贾母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其实也证明了贾母也认为王熙凤不该吃醋。贾母的话: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的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她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

王熙凤带尤二姐去见贾母,贾母说:既你这样贤良,很好。

钱夫人抱怨儿媳,是代表古人的思想,偷腥生了私生,有什么大错非得和离,没容忍之度,不贤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