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周家大院(2/2)
除了出身,长相也很重要,起码不能太难看,否则没人愿意做你的举主。
这些规则和潜规则,事实上就是一道深深的鸿沟。
这道鸿沟,隔开了士族和寒门。
不过倒也正常,如今这个时代里,能够读得起书,起码也算是个地主豪强。而如果才学极好,那九成九是出身于家学渊源的世家大族。
不是说寒门里没有人才,只是出现人才的机会比较小。
因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而寒门恰恰在教育方面是最大的短板。
周尚之所以如此笃定,就是因为他对族中子弟很自信。
周氏的族学,在整个淮南都是极为出名的。
周氏子弟里,识字是必须的,即使是那些家境较差的偏房庶枝,也必须入族学开蒙识字。子弟中较为优秀的,则会进一步进行教育资源的倾斜,以为家族培养人才。
除此之外,周尚当然明白孙策麾下的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
仅仅是庐江郡内的博弈,周尚就看的分分明明。想要制衡吴郡四姓,怎么能少了庐江周氏
周家大院的中心,正堂里,孙策与周尚相对而坐。
案几上摆着两杯刚刚泡好的六安瓜片,还袅袅的冒着热气。
“伯符,老夫给你引荐一下我庐江周氏的几位年轻俊杰如何”周氏一捋长须,开口说道。
孙策闻言,一笑,心中暗道,这恐怕就是周尚今日的重头戏了!
只见孙策点点头,说道:“策正想要见识一番!”
很快,门外便走进来三位年轻人。三人一进门,便齐声说道:“拜见吴侯!”
这三人年龄约莫都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与孙策和周瑜的年龄相仿,恐怕也都是周瑜的堂兄弟之类的。
孙策看着三人,心中暗暗点头。
首先这精气神就不一样,三人都是相貌堂堂,眼神明亮,面带笑容,果然不愧是世家大族里出来的子弟。
只见周尚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这三人都是公瑾的从兄弟!”
孙策微微颔首,果然不出他所料。
“这是犬子周璋,字公玉,熟读经义,通晓律法。”周尚指着中间一人,开口说道。
孙策听了,微微颔首,却没有搭话。
周尚倒也不急,又指着周璋右侧一人说道:“这是公瑾从兄周晖,字公晨,喜读兵法和春秋。”
孙策一听,来了兴趣,随口对门外的凌统说道:“公绩,给他拿一本《孙氏兵法》来!”
很快,凌统便将一本崭新的《孙氏兵法》送到了周晖手中,周晖接过书,心中激动不已,兴奋的说道:“多谢吴侯赐书!”
孙策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这是公瑾从弟周晟,字公旺,通宵算学,喜好《九章算术》。”周尚指着最后一人开口介绍道。
孙策听了,微微一愣,这年头,喜欢数学的人可不算多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