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431章 司礼监成清流了!

第431章 司礼监成清流了!(1/2)

目录

第431章司礼监成清流了!

就在裴元欣赏着毕真的檄文时,这份露布上书的内容,也开始在朝中的各大衙门开始扩散。

山东镇守太监毕真的态度,让不少人都很是错愕。

因为在当前的政治成分中,阉党就已经够坏了,何况是太监本人

这太监跳出来自称“贤宦”的事情值得商榷,但是这太监出面要救的人,却是标标准准的清流啊!

布政使司的人,成分复杂且不提。

按察使司和巡抚,可都是都察院体系的啊。

那可是纯血的清流。

所以,太监救御史的这件事,就显得很魔幻,也很不大明。

就在文官们一边看着一边讨论,普遍认为虽然太监不太行,但是毕真也还行的时候。

突然一些特殊的字符闯入他们的眼帘。

“等等!阉士”

“阉士!!!”

不少人如遭雷击一般,懵逼在那里。

这简直像是一炮轰在茅坑里,直接把满朝文官恶心麻了。

要知道满朝读书人大多都是科举功名出身,读书一目十行都是常态。

由于文官们的阅读速度过快,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看了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重新回看“国家养阉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这一行字时,朝中的文官要么疯狂的抓头发,要么狂乱的摸着身上的鸡皮疙瘩,要么脚趾头在官靴里动啊动!

这踏马让我看到了什么!

什么踏马的叫做踏马的阉士!

这简直是被人强行喂了屎啊!

毕真那狗东西,在强行给文官喂屎啊!

这踏马没人管吗

大明律呢

没有这一条,那就现写啊!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舆情,开始爆炸性的扩散。

要知道看清流这帮装逼犯不爽的,可不止是武官勋贵老百姓什么的,就连文官体系内被粗暴划为浊流和杂流的,也不爽这些装逼犯很久了。

毕真的这份露布上书,简直让他们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舒爽。

他妈的,按照毕真这个逻辑,那帮清流,不就是长了吉吉的贤宦吗。

成天装你码呢

于是大家兴高采烈的讨论着此事,恶心着那帮清流。

只是大家说归说,笑归笑,架不住有人当真啊。

毕真的这份露布上书,就让司礼监众太监,一下子燃了起来了。

毕真这家伙虽然和他们不太对付,但是内省镇守太监,都是挂靠的司礼监编制,说起来那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出了这么大风头,就相当于我自己出了这么大风头。

何况他说的多好啊。

毕真大胆提出的“阉士”的概念,简直是概括到了灵魂里。

而且当前的舆情,也让这些司礼监的宦官们大受启发。

他们这些能进司礼监的太监,和别的太监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都是从内书堂学过圣人学问的,抛开吉吉不谈,他们和外面坐朝的读书人,又有多大区别

不少司礼监里的太监,已经受到舆情的影响,开始下意识的对标,看哪个对标翰林学士,哪个对标左都御史,哪个对标都给事中。

这一次的思想觉醒,瞬间就让内廷划分为了清流宦官、浊流宦官和杂流宦官。

清流宦官自然就是有内书堂资历,在司礼监帮着陛下打理政务的这些人,如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左右少监、左右监丞、典簿、奉御之类。

浊流宦官首当其冲的就是东西二厂的提督、掌事、掌班,以及御马监的大小太监。

至于杂流宦官,则是御用监、内官监、尚膳监之流。

若是司礼监秉笔兼任东厂提督,则称为清流浊职,若是其他监的提督充任,则可称为杂流浊职。

这踏马就让刚晋升东厂提督的张锐很不爽了。

原本他这个东厂提督,单论实权的话,在内廷排第四。

仅次于司礼监掌印、秉笔,以及西厂提督。

现在好了,踏马的司礼监这帮家伙成清流了!

就连寻常的司礼监随堂太监看到张锐,都隐隐有高人一等的气势。

恶心!

啐!

如果说,毕真的露布上书,带给广大文武官员和内廷宦官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冲击。

那么对于真正能看懂这篇文章威力的少数人来说,却足以让他们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恐慌感。

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大七卿之一,在这次大议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兵部尚书何鉴!

因为毕真特意点出来的这两个人中,保定巡抚萧翀,是杨廷和乡亲;山东巡抚边宪,是杨一清门生。

简单来说,就是老领导李东阳要整的人,和当今的内阁首辅以及吏部天官,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

一旦这个案子,重新回到了舆论的视野中。

那么架在火上烤的,必然是他何鉴!

因为,若是毕真为山东巡抚边宪和保定巡抚萧翀翻案成功,那么朝中立刻就会多出来两个视他何鉴为死仇,且必定会报复的右副都御史。

可若是何鉴奋力打压,阻止毕真的翻案,那么何鉴又会同时得罪文官中势力最强的两个山头。

老领导李东阳在的时候,何鉴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可现在老领导李东阳不在了,霸州叛乱也平定了,原本的政治生态又要恢复原有的轨迹了。

哪怕何鉴认栽,让边宪和萧翀还朝,经历了这么一出,杨廷和与杨一清又会如何看待他

而且从当前的局势来看。

山东巡抚边宪和保定巡抚萧翀翻案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靠着之前大议功的铺垫,已经让朝野清醒的意识到,这次的霸州叛乱,不但人数众多,而且战力强于北虏,根本就没那么容易解决。

毕真明明白白的剖析,也让天下人都看明白了,指望着那点衙门的兵丁,面对十万霸州军,根本就是螳臂当车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