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智者的教化观(2/2)
他放下六页纸的长信,看一眼桌上的照片,“谈恋爱”那天照的,照相馆的人就是会摆弄,就这种搂着他的脖子,笑得没心没肺的,哪好看了?就这种打了零蛋的家伙——,算了,还是安慰一下吧,毕竟除了他也没谁了,万一老师看不上同学瞧不起,再自卑自闭了,那这学上的还有啥意思。就是打电话太不方便了,整个宿舍楼就一部电话,还得等晚上。可能还排队打不通。写信?算了吧,黄花菜都凉了。
伟健不知道他担心的自闭完全多余,这世界上有一种人就是天生的压力下反杀,没压力的时候,她云淡风轻,像太阳下的一条咸鱼,有压力的时候,就变成一根弹簧,压力越大她蹦的越高。
对于一个连26个字母都念不对的晚来者,冰云觉得她没时间自卑,更没时间要脸,既然已被老师当成了活教具,她不借这机会占老外老师的便宜不是傻吗?她虽然学的是中文专业,但英语却是必修课,用教导主任的话说:在新世纪学院,英语主要是用来说话的,不是用来考试的。未来中国必将走向世界,而世界也必将走进中国,所以率先掌握了这门语言的人,将是中国和世界交流的桥梁。但现在的国内学校,从初中到大学,七年时间,教出来的基本是应试用的“哑巴英语”,往往一个大学毕业生,见到外国人,连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
“你们每个人都会说汉语,但语文考试却可能不及格,为什么?因为说话只是技能,不是知识。技能和知识是两回事。所以不要觉得英语难,用几个词就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是本事。每天多说十个字,一年之后,你的单词量就会达到你现在认识的汉字水平,4000个词汇,已完全够日常交流用了。”
看,多简单!冰云立刻觉得信心满满,深以为然,并一下就喜欢上了语言做桥梁的感觉。学校有十多位外教和留学生,每次看见他们,听他们叽里呱啦表情丰富地讲话,她都会涌起一种极大的好奇:在最初的最初,两种陌生的语言究竟是如何互通的?是谁把knowledge翻译成了知识?把hope翻译成了希望?她一方面彻底被前人的智慧折服,一方面则对汉语以外的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喜欢这种通过桥梁沟通的感觉,尽管她几乎没有建桥梁的石头,但还是像模像样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Alice。
如果说教导主任的话是鼓动了她学英语的热情,以及灌输了英语很简单的观念(他认为汉语才是最难的!),那院长简直就是灌输不学无术了。他是这么说的:
“你们要从心里做一个求知者,主动学习,踏实而不死板,灵活而不取巧。我们学校培养的不是高端专业人才,而是综合素养高贵的社会人才。来的时候,你们的高考成绩不是最好的,走的时候,你们的专业水平也不会是最高的。但是我希望从这里毕业的你们,能适当地拥有一些专业知识,可以用英语对话,能够欣赏名曲,懂得欣赏名画,会跳国标,会喝红酒,会吃西餐,可以出入任何高级场合而不怯场,面临危险场合能逃生自救。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或一个格调优雅的淑女。因为走进社会你就会发现,你高中累掉头发学的微积分、立体几何、声学、光学、电学、热学、电磁学,有机物、无机物、高分子、元素周期,这所有的一切,可能你这一辈子都再也用不到了。你用到的数学,大概小学五年级就够了,你用到的物理,初中一年级就够了,化学吗,你每天都在吃和用,但你真的不需要知道它们的成分。做为一个平常人,你更需要的可能是:日常中与人相处的原则,与人沟通的技巧,为人处世的圆融,对人的礼貌,对事的通达,面对荣誉时的谦卑,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面对失去时的潇洒,面对得到时的平和。新世纪人才学院培养的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她便有一种被智者教化了的感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