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秘密会议(2/2)
会议进行到这里开始出现对立的意见,这是在场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发言的这两位身份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于是接下来每个人都开始正襟危坐。
是在说秦衡这个人呢?还是在说类似秦衡这一类人?又或者说是其他什么社会现象呢?
气氛略微有些凝重,并且没人敢轻易表态了。
就在某些人开始疯狂脑补这次会议里蕴含的深意时。
主位上的老者终于开口了。
所有人心神凛然,立刻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最近年轻人很流行上网,我虽然不会玩电脑到偶尔也会听孙女说那种网上的趣事。
有一天我孙女和我说某地方某派出所的一个警察上了新闻,照片发出来后引得网友们一阵惊叹,因为这位警察太帅了。
那新闻里面最热闹的一条评论在说【果然最帅的人才都上交给了国家】。
你们说这个评论有趣不?”
老者呵呵一笑。
剩下的人也随之笑出声,但大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老者笑过以后长叹一声说道:“其实我一直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这一辈都是经历过那种一刀切的时代,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刀切是很难保证科技和民生的进步的。
如今我们社会活跃起来,居民富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让民营企业自主参与发展,才有了如今平稳进步的景象。
经济是如此,科研界同样也是。
民科比体制内的研究员就真的低人一等吗?
很多人都这样看,但我个人并不这样认为。
相反我认为民科有非常多的可取之处。
一,科学本质上是开放的探索活动,理论上不应被垄断于特定群体。民科的存在象征了科学精神的普适性。
二,民科科学的热情可能激发公众兴趣,成为科普的传播节点,并且在科学资源分配不均的地区,民间自发的研究活动可能填补某些空白。
三,始终提醒科学界保持开放,促进公众参与,补充创新视角,避免反智主义。
真正的科学进步仍需依赖专业共同体的协作验证,但民科现象可作为一面镜子,反映科学传播、教育和社会参与的改进方向。
我们好不容易过上两条腿走路的日子,就不要再做那种拿起刀把自己的腿砍断的事情。
所以以后面对学者或者其他有能力的个人,不要总想着将对方收于麾下,有时候很容易吓到别人的。
只要他们能在国内发光发热,在哪里其实都是一样的,这点我希望你们切记切记。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这样吧,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相关文件之类的东西,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事情就行了。
散会。”
一场会议,来的突然,散的莫名。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