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我成了汉惠帝? > 第八十一章 盐铁

第八十一章 盐铁(2/2)

目录

刘盈大笑,“只怕是汉中传入的铁器已经让你卓氏支撑不下去了吧,铁器尚且可以靠着运价抗衡一时,钢器就更不能行了,你卓氏兴发靠的恰恰是高质量的铁器,与朕的竞争尤为激烈。这才想到投献于朕,好让朕派出工人来升级自己的产业,否则卓氏被压垮了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刘盈已经废除了许多对商贾的歧视政策,但是商业运行存在自然的规律,卓氏的冶铁业即便没有借贷资金,上下游的账款也是一笔必然存在的债务,卓氏能在卓王孙这一代兴盛至极,战略收缩保存家产也不是做不到的,但是目前来看这家子还是想更进一步。

卓王孙执礼甚恭,刘盈却摆摆手,“蜀中煤矿还是不错的,可也比不上代地,铁矿更是匮乏,既然铁业上发展不起来就不要再想了。去经营盐业吧。”

卓家家主悚然一惊,卓王孙还算自如,皇帝对着自己的亲哥哥都耍心机才把持下来的盐业,怎么可能轻易放手他人。

刘盈笑笑,“你们想岔了,日照盐业靠的是太阳真火,自然之力,其费不过柴草之百一,一次投资,终身收益。规模收益之下,小盐场和煮盐无力与官盐争竞,即便官盐加了盐税。而大盐场不可胡乱设置,即便设置了,没有科学的设计引潮蒸发浓缩等技术也要付出高昂的学费,因而官营之弊并不明显。可是巴中,犍为的盐业俱是小矿井,融众人之力而为一,让盐官来管成百数千口盐井只会导致盐价腾贵而质劣。”

汉武帝的盐铁专营后期造成的问题就是产品质劣价高,这是官营垄断必需消费品的天生弊病,后世苏联都没处理好的问题,刘盈实际上是靠技术优势在填补这个差价,将来填补不了了再说。然而这样的填补实际上是对越大的,具有规模收益的工厂越有优势的。如果全国只有四五个大型国企,那么依靠良好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就足以把握在手中,损耗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具有绝对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而言,还可以通过垄断定价权来确保经营稳定性,减少企业内耗。长期以来,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在粗钢生产上一直都是具有极大优势地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曾控制美国钢产量的65%,包括后世中国的超大型钢铁国企,无不说明了重工业上的垄断还是相当具有生命力的。

可是盐业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型晒盐场容易管理,刘盈还可以通过技术垄断让自己的亲戚们赚不到这个钱,用煮盐抗衡晒盐,刘盈就是自己加300%的盐税也不可能输掉,可是四川井盐的特点是大量小型矿井的汇聚,地域集聚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但也不可能无条件降低,只是交通成本过高才导致海盐难以传入,此外还有青海盐湖作为对抗。青海盐湖是另一个问题,羌人的生产力水平过低造成缺乏脱产人口来从事专业食盐生产,同时生产本身的技术革新也远不如汉人等条件推高了盐价。至于交通因素反倒在其次,因为下山要比上山简单得多。

各种因素导致了四川食盐生产的成本和最高利润都受到了局限,刘盈若是敢专营估计得亏得妈都不认识,别看现在四川盐商能赚五成以上的利润,专营之后的税收是远远达不到这个级别的。刘盈操作的钢铁业从燃煤消耗,铁矿石出钢率,单位劳动力生产率等多个方面降低了成本,而资本利得其实是不用考虑的,因为他动用的是少府资金,这是国家储备,类似后世的国库存金,本来就没有资本收益率,只要他不蚀本,哪怕千分之一的利润率都是赚的。对于国家而言,机会成本其实基本不存在,因为封建时代的国家资金实际上是很难取得收益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