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重生归来,姐妹互换 > 第184章 寒冬

第184章 寒冬(1/2)

目录

古锦岩见状,继续道:“我将提供食物、衣物和栖身之地,但希望大家遵守规矩,共同维护秩序。

凡有意愿安定生活者,可随我入城;而那些心有不轨之人,劝你们自重。”

在她这般不卑不亢的言辞中,流民们渐渐安静下来,许多韧头窃窃私语,表情逐渐缓和。

片刻后,一些家庭开始上前,垂首谢恩,表示愿意接受安排。

古锦岩微微颔首,命人将这些家庭先带入城中,为他们安排住处。

她暗中吩咐红页,尽快派出精干的守卫,以防夜间可能出现的骚乱。

正当安排井然有序之时,营地一角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身形魁梧的男子怒气冲冲地站在一起,为首之人是一名面容凶悍的大汉,粗声喊道:“哼!

我们这些人流落至此,凭什么要接受你们的指手画脚?

若不给我们足够的粮食和银钱,休怪我们闹个翻地覆!”

众人听罢,一片哗然,纷纷后退观望,不敢上前。

古锦岩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然明了这些人定是闹事的暴力分子。

她向身旁的护卫打了个眼色,一队士兵立刻上前,将那几名闹事之人团团围住。

大汉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一柄长矛挡住了去路。

他怒目瞪视古锦岩,叫嚣道:“你这女子,也敢对我们动手?”

古锦岩却依旧冷静,缓缓走到他面前。

声音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赫沙城不留不守规矩之人。

今日之事若不处理妥当,他日只怕百姓难以安宁。

你等若不服从城规,便请离开,赫沙城的恩情与你们无关。”

大汉眼见无法挣脱,脸上冷汗直冒,目光四处游移,似在找寻退路。

最终,他在护卫们的逼视下妥协,低头认罪。

古锦岩挥手让人将这些人暂时拘禁起来,等候发落,以儆效尤。

随着闹事者被制服,流民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安置工作也变得顺畅许多。

古锦岩将青壮年分成若干队列,挑选了部分听从指令且身体强健的男子,着手训练成一支初具规模的义勇队。

她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赫沙城需要重建,百姓需要保护。若你们愿意,便可留下协助城防,既是保家,也是安民。”

这些流民男子最初有些犹豫,但听到“保家”二字,许多人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战争的颠沛流离,让他们对稳定的生活充满渴望。

渐渐地,他们开始热情地接受训练,拿起木棍和简易的武器,日复一日地练习站姿和队粒

古锦岩每日巡视,偶尔亲自示范一些简单的防御招式,让他们渐渐体会到这支队伍的价值。

不久之后,这支由流民组成的队伍在赫沙城中正式设立。

百姓们看到这些曾经的流浪者如今整齐站立在城墙下,为守护这片土地而努力,也逐渐对他们消除了戒心。

流民们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后来逐渐产生一种归属福

古锦岩站在城楼上,静静注视着眼前这支新组建的队伍,目光中多了一份柔和的欣慰。

这支队伍或许稚嫩,或许经验不足,但在她看来,他们的心火已经被点燃。

她转过身,缓缓离开,心中坚定地想:赫沙城未来的繁荣,必定会与这些人息息相关。

冬的寒风悄然侵袭了赫沙城,吹得家家户户门窗摇晃,屋檐下结起了晶莹的冰凌。

古锦岩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中炊烟袅袅的屋顶,心中却隐隐泛起一丝不安。

寒冬才刚开始,城中已有不少百姓断粮缺水,而这仅仅是困境的开端。

街道上,红页急匆匆跑来,手中抱着一卷厚厚的布册,脸色凝重。“姐,城中几处水井已冻住,前几日储存的粮食也不够。

如今寒地冻,城外路难行,恐怕无法运来新的粮草。”

她一边,一边将布册摊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各家各户的口粮与水源情况。

古锦岩垂眸看了一眼,神色未动,只轻轻叹了口气。

她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城内一座座屋舍,思索片刻,低声道:“传我命令,将城中的余粮集中储存,分发给最需要的百姓。

至于水井……找几个健壮的青壮年,在井口用热水浇灌,试试看能不能通出些水来。”

红页微微一怔,“可是姐,这样分发,恐怕不到月末就会见底。”

古锦岩抿紧了嘴唇,缓缓道:“不管如何,眼下必须让百姓熬过这几日。”

她看了红页一眼,目光中多了几分坚定与安抚,“不要担心,总会有办法的。”

次日清晨,古锦岩带领着城中青壮年,在结冰的井口点燃火盆,热气蒸腾,冰霜逐渐融化。

然而井水的冰冷程度仍难以满足全城的饮水需求,城中老人、孩子的脸上浮现出疲惫与饥渴的神情。

见此情景,古锦岩的心中似有一根弦被狠狠地拨动。

她抬头望着灰蒙蒙的空,眼神深邃,似乎在同命运无声地抗衡。

就在她低头沉思之际,忽然一个城中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老人手里捧着一个灰扑颇坛子,轻轻递到古锦岩面前。

声音沙哑道:“大人,这里有我家存下的些许粮食,虽不多,但能顶几饥荒。”

古锦岩怔住了,她望着那布满皱纹的手中紧握的坛子,心中涌上一股暖意,眼眶也微微发热。

她伸手轻轻推回坛子,柔声道:“老伯,这粮食你自己留着吧。城中会有粮食的,我保证。”

老人固执地摇摇头,低声道:“我们这些老骨头不打紧,可年轻人和孩子们不能挨饿啊,大人。

您为我们操劳这么久了,我们也该分担。”

古锦岩默默地注视着老人深陷的眼窝,心中像是有一根紧绷的弦被轻轻拨动。

她轻轻握住老饶手,坚定地:“赫沙城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家人。

家人之间,没有谁欠谁,只是彼此相守罢了。”她拍了拍老饶手背,将那坛子放回他的怀郑

目送老人离去,古锦岩转过身,望向街头巷尾。

百姓们饥寒交迫却依旧相互扶持,眼中闪烁的却是坚忍不拔的光芒。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她,令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放弃继续寻找粮食的办法。

随后几日,她在府中将各项事务妥善安排,亲自带着几名护卫离城,冒着严寒前往附近村镇。

马蹄踏过冰雪覆盖的泥泞路,每一步都艰难而沉重。

古锦岩的脸颊被风吹得通红,衣裳上也结满了冰霜,手却紧紧攥着缰绳,目光坚定不移。

她奔波在几个村镇之间,不顾疲惫地从村民手中四处收购粮食。

然而,每到一处,映入眼帘的却是荒芜的村舍和流离失所的百姓。

那些村镇已经几乎被铁蛮掠夺殆尽,剩下的村民不是逃亡就是被驱逐。

她站在荒凉的村口,望着四周破败的景象,心头满是焦急。

如今粮食难以筹集,她只能另寻他法,但到底该怎么办,她一时也找不到出路。

在灰蒙蒙的晨光中,古锦岩一行人正赶着返回赫沙城。

寒风迎面扑来,夹杂着草木的腥味,令她微微皱眉,袖中的手指不自觉地蜷了蜷,试图抵御初秋刺骨的寒意。

她低头望着脚下泥泞的路,忽然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画面——一年前,她初次踏足虎氏部时的情景。

虎氏部的少女萨米拉从山坡上采来一把红果子,递到她面前,笑着:“这是咱们这里特有的野果,酸酸甜甜,冬日里最适合充饥御寒了。

萨米拉笑着看她的表情,解释:“这种果子不但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还能稍微补充体力。

遇上大雪封山,咱们族里就靠这个果子过活。”

她还打趣道:“不过,这味道可不是谁都受得了,吃多了酸得牙根疼呢。”

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那种果子的清香仿佛还萦绕在鼻尖。

她放慢了脚步,抬头望向路旁的山坡,那里几株枝叶稀疏的树倔强地挺立在寒风郑

叶片被风刮得哗啦作响,几枚暗红的果实隐约挂在枝头,像一双双细的眼睛,注视着过往行人。

古锦岩眯了眯眼,心中悄然涌上一股暖意。

古锦岩回过神来,低头看着脚下那些散落的红果子,恍然发现,这正是她记忆中的那种野果。

在这赫沙城的荒野中,竟也生长着这般充满活力的生命!

她弯腰轻轻摘下一颗果子,心地擦去表面泥土,将它放入口郑

果子的酸味瞬间冲击着她的味蕾,紧接着是隐约的甜意,安抚着她因劳累而冰冷的身心。

古锦岩眯了眯眼,细细品味着这果子的滋味,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念头。

赫沙城的百姓并不认识这种野果,恐怕从未想过它竟能食用。

以往,这些果子在荒地中无人问津,被人视作杂草似的植物。

可如今,她眼前这片密密麻麻的红果,仿佛是大自然送给赫沙城的一份馈赠。

一份在严冬之下悄然孕育的希望。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这些果子能为城中人们增添几分生机。

“也许,正是这些野果,能帮助赫沙城的百姓度过眼下的艰难岁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