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407章 郧国公告老

第407章 郧国公告老(1/2)

目录

翌日。

晨练后。

沐浴更衣的宇文衍一身清爽,施施然来到上善殿。

逗弄了一会鹦鹉花花,坐下开始泡茶。

梅兰竹菊四侍女事先往茶台的炉子加好了炭火,铜壶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咕咕冒着热气。

小皇帝慢条斯理地泡着茶,墨言把他要看的奏章整理好,放在一旁。

阳光从窗棂照进殿内。

香炉里。

点燃的檀香飘出缕缕紫烟,宁静而祥和。

菊菊盘坐琴榻,神态优雅。

纤纤玉指拨动,悠悠琴音如石间清泉,涓涓流淌,绵绵不绝。

梅梅,兰兰,竹竹,十步开外垂手而立。

仪态端庄,面带笑容,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

殿外。

还有不少侍奉的宫女、太监静静候着。

美美地喝上几口热茶,宇文衍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来。

两个多月来。

针对陈朝旧地的一系列策令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江南、江西、福建、湖南、岭南五道的总管和刺史,随时将第一手信息传回京城。

各地的钱庄、驿站改造、官办学堂,以及登州、泉州、广州的造船坞已经陆续开工。

在五道治所,造船之地,修建冶铸作坊,引进高炉炼铁和綦毋怀文的“灌钢术”。

公开各种先进农具的图纸。

特别是曲辕犁,脚踩式打谷机,手推独轮车,将极大地提升南方水稻种植的效率。

强势抹除豫章熊氏、临川周氏、东阳留氏、闽地陈氏等一些地方豪强后。

朝廷收回大量兼并的土地,释放近二十万“荫户”。

这些“荫户”,涉及人口百万。

这还不是全部。

可见南朝隐藏人口数量之大。

也难怪陈朝国力不如前面的宋、齐、梁三朝。

国土面积本就少了许多,加上三分之二人口创造的税赋全都进了贵族豪强的私库。

朝廷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灭国是早晚的事。

宇文衍也不相信陈朝只有在册的那区区百余万人口。

如果将贵族豪强掌控的“荫户”,私奴部曲,各大寺院的僧众算上,陈朝旧地人口应该在三百至四百万之间。

这样算来。

统一后的大周,人口将超过三千万。

偌大的国土,区区三千万余人实在是太少了,可谓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宇文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增加大周人口数量。

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时代,“人多力量大”绝对是至理名言。

有足够多的劳力,就能种更多的粮食,产出更多的物资。

特别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拼的就是人口。

如今,南北统一,利好局面随之而来。

在社会安定,百姓能吃饱饭,安居乐业的情况下。

人口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必然。

宇文衍喝着热茶,审阅了一些政事堂已经处理好的奏章。

又拿起几道需要他批示的仔细看了起来。

这样的奏章,一般是政事堂难以决断,或是五位大佬意见不统一。

通过小朝会,君臣商议确立了最终处理意见,由小皇帝朱批后交给六部执行。

合起最后一个奏章,宇文衍呡了口热茶,会心一笑。

这是郧国公韦孝宽亲笔上疏,请求告老还乡的奏章。

前两次被宇文衍拒绝,挽留,退了回去。

这是第三次上疏。

如此这般。

其实是一贯的传统流程,三请两拒,最后一次才恩准,彰显皇帝对臣子的看重和不舍。

当然。

这是朝廷重臣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韦孝宽已是78岁高龄,在当下,能活到这个岁数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像梁武帝萧衍那种活到85岁的更是少之又少。

若不是被侯景软禁饿死,说不定还能活上几年,妥妥的长寿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