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边陲烽烟起(1/2)
在杨敬的运作下,播州北境的城池和将卒,纷纷归顺贵州经略安抚司。
为了日后更好的治理播州地界,王焱将特意将播州的将卒单独编出一军,名曰遵义军。
遵义军的人数约为5000,皆是王焱在播州军中挑选的精锐。
遵义军不设置都统,由王焱直接指挥。
光烈二十三年7月,齐苍海先是抵达奉节城,再由奉节城赶赴娄山关,接管贵州军。
当他抵达娄山关,接管贵州军时,贵州军上下都是一片嘘声。
所有人都不欢迎这个空降的都统来指挥他们。
齐苍海对于皇帝突然任命他来掌管贵州军这件事,也是非常蛋疼。
虽然升官了,但是压力也陡然增高了。
甚至比在禁军时更让人烦闷了。
贵州军中,皆是王焱一手提拔的军官,他一个外人插一脚进来,肯定会遭到排挤。
这是必然的。
齐苍海军事能力一般,但对军队运转却是门清,故而不愿来趟这一浑水。
皇帝只知道齐苍海和王焱存在阶级对立。
却不考虑齐苍海是否愿意对抗王焱。
只能说是想法太过片面。
齐苍海进入娄山关后,异常低调,生怕惹怒了王焱。
对于贵州军的指挥权,表示完全听从王焱的调遣。
而皇帝派来的督军曹振,也只敢在桐梓城中假意督军,甚至不愿踏入娄山关半步。
这为王焱带去了诸多便利。
否则一边指挥军队打仗,一边还要与宦官、外臣勾心斗角,想要更快制服播州,就将困难险阻。
养鸡池地势平坦,杨子聪推演战场变化,无论如何排兵布阵,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播州军无法战胜大理军。
大理军的数百头战象,拥有对战场所向披靡的碾压性实力。
这是播州军所不具备的能力。
八月,思州的援军一万,抵达播州军大营,杨子聪得到援助,双方兵力仍然悬殊。
五万对十万,战场对决,依然没有绝对胜算。
此时的杨子聪,也得知了水牛城、桑木关等地的守军,暗中归顺王焱。
这让杨子聪非常恼火。
无论他怎么调动北面的播州军,最后只能得到一个回复,贵州军虎视眈眈,不敢擅离。
王焱在娄山关,拥有贵州军两万五千人,厢军万余人,以及遵义军5000,真实兵力,约有四万。
如果杨子聪选择倒向王焱,得到王焱的帮助,对抗大理军。
将不是问题。
但杨子聪只想继续在播州当他的土皇帝,根本不愿交出世代相传的权力。
这也为播州杨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段太明在大军攻入播州后,便在羊苴咩城召开中南半岛诸国共盟的邀请会议。
因为播州战事的顺利,令段太明在中南半岛扬眉吐气,一扫多年来段氏臣服周廷的屈辱。
而各国也十分给段太明面子,皆是派出使臣和装满大量马车的贺礼。
中南半岛诸国,以安南、暹罗、蒲甘为首,另外还有高棉、寮、柔佛、淡马锡四国。
淡马锡属于中南半岛最南端的国家,即后世新加坡。
原本,这七国都是瞧不上大理。
中南半岛会盟,也是从来没有大理的份。
但在吐蕃、天竺等国的运作下,大理一跃成为中南半岛最强大的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