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赵高李斯矫诏扶持胡亥即位,不怕扶苏跟蒙恬起兵清君侧吗(2/2)
赵高和李斯之所以敢于矫诏,一定程度上是对扶苏和蒙恬的反应做出了错误估计。他们认为即便扶苏得知被篡改遗诏,也不会立刻采取军事行动。一方面,扶苏性格仁厚、忠诚孝悌,难以想象父亲会违背意愿另立他人;另一方面,蒙恬虽统帅重兵,但他身处边疆,短时间内调动军队清君侧并不现实,且这样做存在极大的叛乱风险和社会舆论压力。
胡亥的特质与利用价值
胡亥本身年轻、易于操控,对于赵高而言,是一个理想的傀儡人选。赵高充分利用了胡亥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其个人权威的依赖,使其轻易接受篡改的遗诏并积极配合登基。同时,胡亥的性格弱点也意味着他执政后更容易受制于赵高,从而使得赵高可以在幕后操纵朝廷,达到进一步扩张自身权力的目的。
赵高的结局
在秦始皇去世后,赵高通过篡改遗诏扶持胡亥即位,成为秦二世皇帝,自己则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包括腰斩丞相李斯,并逐步控制了整个朝廷。
随着秦朝统治的日益动荡和各地起义的爆发,赵高的权力逐渐受到威胁。在公元前207年,赵高企图自立为王,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于是他转而计划拥立秦王子婴继位,希望继续操纵朝政。
然而,子婴并非易于摆布之人,在登基前设下计谋,待赵高亲自来请其接受王印时,子婴伏兵将其杀死。随后,子婴以赵高叛国乱政之罪名,下令诛杀了赵高的家族及其党羽,彻底清除了赵高在朝廷中的势力,但这并未能阻止秦朝灭亡的步伐,不久之后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朝宣告结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