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杨名时:从进士到礼部尚书(2/2)
雍正年间,杨名时凭借其卓越的政绩和能力,迅速升迁至高位。他在雍正年间先是被提拔为兵部尚书,随后又兼任云贵总督及云南巡抚,成为西南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时期,杨名时在云南的治理卓有成效,不仅解决了军队驻扎带来的后勤难题,还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摊丁入亩、整顿银矿等,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秩序。
然而,好景不长。雍正四年(1726年),杨名时在一次题本中不慎将皇帝的密旨泄露,这一失误导致他遭到弹劾。尽管皇帝对其仍有信任,仅革去了他的总督之职,但仍保留了他的巡抚职位。然而,这次事件无疑给他的政治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紧接着,在雍正五年(1727年),新任布政使李卫上书指控杨名时在任期间存在纵容下属、职务失职等严重问题。李卫的指控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杨名时因此被彻底罢免了所有官职,并被迫留在云南接受进一步调查。这次打击对杨名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不仅使他失去了所有的政治权力,还使他面临着名誉受损的风险。
尽管如此,杨名时并没有因此消沉。相反,他选择将这段时间视为一个全新的开始,专注于学术研究和个人修养。在昆明居住期间,他远离了政治纷争,全身心地投入到理学的研究之中。杨名时深研《周易》,撰写了《易义随记》,对《周易》进行了独到的解读;同时,他还完成了《诗义记讲》,对《诗经》进行了细致的注释。
四、晚年的荣耀与逝世
乾隆即位后,鉴于杨名时的忠诚与学识,特别召他入京,并授予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的重要职位。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关心国家事务,直至乾隆二年(1737年)病逝于北京。
杨名时一生致力于改革与发展,尽管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清朝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