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冰城一九四零 > 第113章 冰原绝境逢援手

第113章 冰原绝境逢援手(1/2)

目录

呼啸的寒风裹挟着暴雪,如刀子般割过林海雪原,王涛领着独立团艰难跋涉崎岖的山路上。战前高亮临时分布的六个补给点,都已经用完。此时战士们衣衫褴褛、步履沉重,多日激战与饥寒交迫已将众人折磨得疲惫不堪,可眼神中仍透着坚毅不屈。破旧的棉衣绽出棉絮,在风中瑟瑟发抖;磨破的鞋底难以抵御冰雪侵袭,双脚冻得麻木,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他们背着的枪支因频繁使用而满是划痕,枪托被汗水浸得发黑,可战士们紧紧攥着,那是他们最后的依仗。谁也没料到,危险正悄然降临。

日军指挥官吉田一郎早就盯上这支队伍,暗中调集重兵,在山谷四周布下天罗地网。这吉田一郎老谋深算,吃透了周边地形,精心部署兵力,机枪手隐匿在山坡巨石后,迫击炮安置在山谷制高点,步兵分散埋伏,组成严密火力网,只等独立团踏入陷阱。随着一阵尖锐的枪响划破冰原死寂,密密麻麻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王涛心头一沉:“中计了!快找掩体!”可周围地势开阔,积雪深厚,一时间难以找到理想藏身之所,战士们只能就地卧倒,仓促还击。

鬼子仗着火力优势,呈扇形步步紧逼,迫击炮时不时在人群中炸开,掀起漫天雪雾与土石,弹片呼啸着四散飞溅,无情地撕开战士们的身躯。独立团防线岌岌可危。王涛满脸黑灰,嘶吼着指挥:“集中火力打东边,别乱!”战士们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射击,枪膛滚烫,每扣动一次扳机,都用尽全身力气。有的战士胳膊中弹,鲜血直流,简单包扎后便单手举枪继续射击;有的被炮弹震倒,双耳流血、头晕目眩,缓过神来又爬回阵地。

战斗进入白热化,不断有战士倒下,鲜血汩汩染红雪地。王涛这支200多人的队伍,牺牲人数转眼已超四十。伤员们强忍剧痛,仍握紧枪支;活着的人眼眶泛红,泪水混着汗水、血水在脸上纵横交错,却半步不退。弹药逐渐见底,局势近乎绝望,王涛心急如焚,双手因愤怒与不甘攥得咯咯作响。他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兄弟,满心悲怆,却只能强打精神,想着寻出一丝生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谷一侧突然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只见一支队伍如神兵天降,迅猛冲向日军侧翼,正是李延禄率领的东北抗联第四军!他们身着破旧棉衣,却身姿矫健,行动间默契十足。李延禄一马当先,手中驳壳枪连连点射,目光冷峻如鹰,高声呼喊:“同志们,冲上去,解救前面咱抗联队伍!”

这东北抗联第四军常年穿梭于冰原密林中,熟悉雪地作战,战术素养极高。打头阵的是先锋队,他们手持苏制冲锋枪,边跑边扫射,火力迅猛,瞬间压制住日军侧翼火力;紧接着是投弹组,手榴弹如雨点般飞向鬼子阵地,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炸得日军鬼哭狼嚎、阵脚大乱;后续大部队呈散兵队形跟进,利用地形起伏灵活穿梭,步步紧逼。

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日军阵脚大乱,不得不分兵抵挡。抗联四军战士们利用娴熟战术,交替掩护、近身肉搏,瞬间打乱日军合围之势。王涛见状,精神大振,振臂高呼:“兄弟们,援军到了!反击!”独立团战士们咬紧牙关,端起刺刀,裹挟着满腔怒火与求生欲,配合四军向鬼子发起冲锋。

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范明欣,此刻如猛虎下山,大吼着冲向鬼子,刺刀精准刺进敌人胸膛;年轻的小战士满脸决绝,克服恐惧,紧跟其后,即便摔倒在雪地,也迅速爬起,抖落积雪继续冲锋。两军会合,并肩作战,喊杀声震得山谷回响不绝。

一时间,雪原上杀声四起,刺刀碰撞声、枪响与手榴弹爆炸声交织。抗联四军作战勇猛,战术灵活多变,把鬼子打得晕头转向;独立团憋着一股劲,复仇心切,步步紧逼。日军腹背受敌,渐渐招架不住,丢下大片尸体,仓皇逃窜。有的鬼子慌乱中陷入雪窝,拼命挣扎越陷越深;有的被追得丢盔弃甲,枪都顾不上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