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陈总兵濒海筑津门 郑天使骞旗下西洋(3)(1/2)
不久,他自己就要带领一支庞大的船队漂洋过海了,或可又一次到达那方心中的圣土。他没有子孙,他的这份荣耀再没有一个可以分享的人。他的心头一酸,眼睛有些潮润。
当郑和觉察到陈瑄不说话、已在凝神注视自己时才回过神来,歉意道:“陈帅的点播实在到位,随着你说话的思路,我已然漂泊在苍茫的大海上了,想起了祖辈的往事,故有些失态,敬请见谅。”
“哪里!哪里!老夫何敢说‘点播’,只是一点感触。据我所看,如此巨大的举动,任何一个番国都不敢想象,名垂青史,不在话下,郑和的名字一定会和下西洋永远连在一起的。”
“大帅过奖了,”郑和拱手道,“能不能完成皇上的差遣心里还没底,哪敢捞什么汗青之功?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海上飓风所致的惊涛骇浪,天翻地覆的感觉,想起来都心惊,不知大帅可否遇到?”
郑和想象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观,在旁观者眼中,那是惊天动地的震撼风景,浪涛越大,旁观者越刺激;但对于漂泊者来说,那就是横行于海上的凶神恶煞了。
“当然,”陈瑄一笑,知道郑和想问举措却又羞于启齿,遂继续道,“因时因地制宜最为紧要。方才我说了,一定要有懂天文的人,其因就在这里,若能提早一、二日或更早看出飓风迹象,收拢船队驶入附近岛湾暂时一避最好。水火无情,千万莫逞一时之勇!若是突遇此情,我也没有太好办法,只能放下巨帆,减少阻力,随风就势漂泊,之后再予集结。”
“三保此来不知长了多少见识,甚至想跟着大帅往辽东走一遭,实际体验一番,只是没这个机会了,估摸着借着季风,六月就要开船,我还要准备,遇到难题,会随时讨教大帅的。”
“兵部今日已接到选人的圣谕,我的船队一定会贡献一批有阅历的人,之后再补充一些新人,所以会在南京耽搁一段。有事随时来,但六月份启航,季风不对,如皇上定了,你可先到福建,九、十月份以后乘海上东北季风才可张帆西下。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老夫在这里先祝你一帆风顺了。”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冉冉升起的红日把碧波如镜的江面映照得闪闪发亮,大江宽阔,苍茫万顷,珍珠般闪烁的天光水色铺满了长江,那规则的一圈一圈放大的波形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令,一波一波的从那巨帆如峰的港湾里推出来。大明开国以来,确切地说,应该是永乐登基以来的又一件重大的盛事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