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武英殿 > 第9章 复藩位御弟嫌权小 戒诸王永乐动怒大(2)

第9章 复藩位御弟嫌权小 戒诸王永乐动怒大(2)(2/2)

目录

太祖的诸子中,第九子、二十六子早夭、十子鲁王朱檀就藩兖州不久死去、二十子以下各王因年龄太小直到永乐时就藩,故自洪武十一年起,除老大太子朱标外,二子秦王朱樉就藩西安,三子晋王朱h就藩太原,四子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五子周王朱橚就藩开封,六子楚王朱桢就藩武昌,七子齐王朱榑就藩青州,八子潭王朱梓就藩长沙,十一子蜀王朱椿就藩成都,十二子湘王朱柏就藩荆州,十三子代王朱桂就藩大同,十四子肃王朱楧就藩甘州,十五子辽王朱植就藩广宁,十六子庆王朱?就藩宁夏,十七子宁王朱权就藩大宁,十八子岷王朱楩就藩岷州,十九子谷王朱橞就藩宣府。

这些王爷的职责就是藩屏朝廷,受命领兵巡塞平叛,没有几人不信马由缰、提理军务!特别是宁王朱权,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喜峰口外的巨镇大宁,东控辽左,西俯宣府,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骁勇善战。宁王数会诸王兄弟出塞,以多谋善断着称。太祖在位时,以父皇的身份驾驭诸子亲王不在话下,遇一个弱点的平辈或侄辈皇帝就难说了。所以,从分封之初,就有人看出了事态发展的端倪,勇敢地站出来替皇家的未来作打算,只是太祖的眼光不远。

洪武九年,因天象异常,灾异迭兴,太祖不得不诏求直言。山西平遥县的一个训导,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员叶伯巨上疏,说分封太侈,太过分了。接着从历史讲到现实,凭自己的想象痛说分封之弊。他说,诸王各有封地,是借鉴宋、元孤立,宗室不强。可秦、晋、燕、齐、周、楚、吴、蜀诸国,个个连邑数十,城廓宫室仅亚于天子之都,再加上甲兵卫士之盛,真担心几代之后,尾大不掉,再削地夺权,必然不满,甚至就此起兵作乱,防不胜防,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其时,诸王尚小,一个都没到封地,也不可能连邑数十。太祖只给了他们一个藩号,至于将兵出塞,那是后来临时授命的。

见一个小训导竟敢胡猜,明太祖勃然大怒,忘了“求直言”的旨意,吼道,小子离间我骨肉,快逮来,吾要亲手射杀他。叶伯巨被抓后,一些大臣也觉着他冤枉,乘着皇帝高兴时上奏,指望给他减罪,结果还是死在了狱中。自叶伯巨下狱后,只有解缙渺渺说起过分封势重,或可导致藩廷对立的话,并没有引起太祖重视,从此,皇帝封建诸子的事便很少有人敢提了。

洪武后期的燕王多次率兵出塞,常常对宁王麾下的兵马啧啧称奇,艳羡不已,他多么想把他们纳入自己的麾下。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太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朱标之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眼见着诸王叔特别是边塞诸王拥兵带甲、重兵在握的局面,皇太孙整日里忧心忡忡。接下来是老二秦王樉、老三晋王h相继死了,朱允炆高兴了一小阵,盼着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两个强硬的叔叔也死了,他的江山还好打理些。可惜不能如愿,两个人活得结实着呢!太祖却熬不住了。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再也无暇顾及他亲手打下的江山,在病榻上躺了一个月后静静地走了,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