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武英殿 > 第22章 《大典》告竣文华千载 众星捧月恩泽万民(2)

第22章 《大典》告竣文华千载 众星捧月恩泽万民(2)(1/2)

目录

永乐深情地望着他,这么个疾行如风、言谈举止干净利索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看着他,永乐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若非天意安排,已近天命之年的道衍又怎能来到他的身边呢?

洪武十五年八月,太祖的皇后马皇后病逝,天下名僧汇聚南京,为大行皇后做道场。葬礼过后,燕王请求父皇选派高僧和他一起回藩邸,继续为母后诵经祈福。时任僧录司右善世的溥洽将道衍推荐给了英姿勃发的燕王。

道衍来北平后,诵经祈福之外,和燕王纵论国家大事,历史沿革,历代兴废之事,二人见识竟如此投机和相同,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道衍便成了燕王的心腹谋士。

建文即位,决议削藩。藩王们惶惶不可终日,感到大难临头。北平被围,危在旦夕,道衍力主起兵,以“清君侧”为号,兴“靖难”之师,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攻下南京。

三年转战中,济南城下燕王临危;东昌之战失大将张玉;北平险些不保;数度败绩,将士们情绪低落……然而,每一处危难时刻,都是道衍激励他坚持着才转危为安,他称帝后,命道衍为主管全国僧人的左善事。论靖难之功,道衍第一,立东宫后又封为太子少师。

道衍不住皇上所赐美宅,依然在灵谷寺下榻,上朝时暂穿朝服,俨然一个心忧天下的朝臣;退朝后则一袭袈裟,纯粹一个潜心向佛的僧人;因而竟被人悄悄称为“缁衣宰相”,全没有世人眼中功高盖世、不可一世、炙手可热的招摇。上朝时话不多,多听大臣议论;回寺后则闭门谢客,潜心着书。故皇上更是倚重,内参国政、辅太子,外查疆臣政绩隐私,总牵临时性工程如大类书编纂等。永乐将类书托在手中,心中称赞着七十多岁道衍的耿耿忠心,眼中端详着用五年光景修成的沉甸甸的小册子,竟文思泉涌,两目放光,朗声道:“别的名字都不足以彰显这两万多卷书的规制,叫它‘永乐大典’才不觉埋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