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家事国事事事心忧 土山吉山山山云从(1)(2/2)
高煦说着,便将折子递给永乐。永乐也不去接,横眉立目,面沉似水,长髯微微抖着,半晌儿,突然喝问:“还有吗?”一句话就让高煦觉出了势头的不对,肚里一堆不平的话再也说不出了。自封汉王后,从父皇的言谈话语中,他早觉出了皇帝对他的歉意,事事包他、容他、依他,再出格也从未这样虎过脸。此时见问,竟不知如何回答,忙说:“没、没有了。”偷眼看时,一旁的高燧竟有些隐隐的得意。太子之事永远是永乐的心痛,虽立了高炽,但他并不满意,心里还在犹豫,还在观察,还再猜度着高炽能否胜任,还再听着群臣对高煦的反映。但是今天,在他离开南京两个月、初到北京,由两个亲兄弟递上一份告太子的折子,虽说是御史所言,他的心中也是老大不快,对二人、尤其是对高煦失望。
高煦不想说了,他故意碰了碰赵王,意在鼓动:“三弟还有话吗?”“没有了!”高燧回答得很干脆,干脆得让他心凉了半截。永乐努力克制着,万众欢腾的温情还在心里氤氲着,真不想刚到北京就劈头盖脸一顿暴卷,尤其是对两个儿子。殿内沉寂了,沉寂得汉、赵二王心里直发毛。许久,永乐才长长地叹息一声:“亲王奏事要讲规矩,家事国事分开说。以后,国事由臣工、御史去说,朕自有分寸;父子兄弟间只说家事,只谈情分,不能说他人的不是,朕也不许他人说你们的不是。”
“儿臣遵旨。”二人赶忙跪下。高煦原想着借两京千里之遥的消息不便,怂恿心腹御史,上下一起,把太子说得狗屁不是,自己趁机浑水摸鱼。想不到,第一次就碰了个大钉子,且不能再碰了。说不上话,留在北京还有何用?那就想法回南京,和太子腻歪去,北京的事让小三去做吧。
“去办件正经事。”永乐见二人虔诚地跪着,有悔过的意思,就想借机进一步教诲,“朕吃乳母冯氏奶长大,冯氏于朕恩重如山,终生难忘。那样善良、忠贞、贤惠的女人世间少见,只可惜人好福薄,年纪不大就仙逝了。朕即位后虽封她为保圣贤顺夫人,却不足以疗慰朕的反哺、跪乳之心。你二人代朕去墓上好生祭奠,圆一圆朕的感恩之情。再去她家中走走,问问生计,多留些钱物,也和宛平县打个招呼,时时照拂些。”
二人走后,永乐无心看折,一个人在殿里踱了很久,由乳母想起了谜一样的生母。难怪世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己一个堂堂的大明皇帝,却连自己的生身之母都搞不清,幼时的依靠和母爱,幼时的记忆很多都在乳母那里。
按皇家谱牒,永乐和大哥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h、五弟朱橚都是皇后马秀英所生。作为母亲,皇后无论于他还是众兄弟,都给予了全部的真心和真情,但他幼小的心中还是产生了和三位哥哥的隔膜,这种虚无缥缈的情愫弄不清楚也说不清楚。相反,从长相、从情感上,他和五弟似乎更近些。后来隐隐听说,他二人是父皇的碽妃所生,那朦胧的印记在心中浮游了几十年。
夜深人静时,触景生情,他的眼前总有母亲那孤单清寂的影子。有的说母亲是病死的,病死了是天意,无可奈何;也有的说母亲是被赐死的,那又为什么?一个弱女子做了什么才会犯下赐死的大罪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