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59章 秦王破阵乐(3)

第159章 秦王破阵乐(3)(1/2)

目录

李世民率领着骑兵,浩浩荡荡地从张难堡返程回介休城。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唐军大获全胜,不仅俘虏了一万多的宋金刚士兵,还斩杀了数千将士,可谓战果辉煌。然而,宋金刚眼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少量亲卫骑兵,仓皇逃往突厥以求庇护。

此时的介休城内,一片混乱与狼藉。尉迟敬德和寻相心急如焚地奔走于大街小巷之间,竭力收拢着那些被打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的残兵败将们。他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指挥士兵们迅速归队集结,以重新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与此同时,两人还马不停蹄地调派人手,全力加强城池的防御工事。城墙之上,士兵们匆忙搬运着石块、滚木等守城器械;城门处,巨大的原木被横亘在门后,以防敌军强行破关而入。尽管城中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但尉迟敬德和寻相依然毫不气馁,决心誓死坚守这座孤城。

城外,李世民率领着大军严阵以待。望着眼前固若金汤的介休城,他心中明白,如果贸然发动强攻,不仅会给自己一方带来沉重的伤亡代价,而且也未必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城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世民果断地决定采取围城的策略。他深知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只要自己的军队牢牢围住介休城,切断其内外联系,那么用不了多久,城中守军便会因粮草耗尽而陷入绝境。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世民身着华丽的铠甲,英姿飒爽地站在一处高坡之上,身旁簇拥着李世绩等一众将领。他们迎着风,目光炯炯地眺望着远处的介休城。李世民静静地凝视着那座城楼若有所思。

李世绩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看向不远处高耸坚固的介休城墙,随后迈步走到李世民身旁,抱拳施礼后开口询问道:“秦王殿下,依微臣之见,此时的尉迟敬德及其部众就如同那瓮中之鳖一般,被我军围困得严严实实,想要将其拿下简直易如反掌。可为何至今仍未下令攻城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凝视着李世绩,轻声回答道:“李将军有所不知,此前刘世让总管曾告知本王,唐俭曾成功劝说尉迟敬德将他放行,并得以返回营救父王,从而保住了父王的性命。此外,据本王多日来的观察,尉迟敬德此人实乃难得一见的大将之才。因此,本王正在考虑着是否派遣使者前往城中,尝试劝降于他。”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默默倾听的宇文士及突然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秦王殿下,微臣愿亲赴介休城内,劝说尉迟敬德等人归降!”原来,宇文士及的妹妹宇文昭仪与秦王妃长孙无艳交情深厚,此前也曾多次劝说他应多多亲近秦王。如今见此良机,他自是当仁不让,主动请战。

李世民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毕竟,宇文士及向来与李渊关系密切,此番如此积极主动,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过,很快他便恢复了常态,看着宇文士及,缓声问道:“宇文上仪,你可有把握能够说服尉迟敬德?”

宇文士及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答道:“秦王殿下放心,微臣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对我的信任!”言语之间,透露出一股坚定不移的决心。

“很好!为了安全起见,本王打算另遣任城王李道宗与你一道前往介休城,去游说尉迟敬德归降于我大唐。道宗他虽说年岁不大,可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若然本王派一员大将随你前去,尉迟敬德定然会觉得咱们缺乏诚意。”李世民略微思索一番后,缓声说道。

紧接着,李世民当机立断,派出任城王李道宗以及宇文士及这二人奔赴介休城中,着手开展劝降事宜。只见这两位使者为充分彰显己方诚意,竟是单人独骑径直行至介休城门前。宇文士及气定神闲、面色从容,高声喊话道:“吾等乃是大唐秦王殿下所遣之使节,此番前来专为与贵军尉迟将军商谈相关事宜。还望诸位通传一声,切莫延误。”其声音洪亮如钟,远远传开,回荡在城门内外。

“回去告诉你们秦王,我们跟他没有什么好谈的!”只听一声怒喝传来,声如洪钟,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说话之人正是镇守城门的尉迟敬德,只见他身披重甲,手持长槊,威风凛凛地站在城头之上,一双虎目死死地盯着城下的宇文士及和李道宗两人。

宇文士及他们两人不禁被尉迟敬德的气势所震慑,李道宗壮着胆子说道:“尉迟将军,您先别动怒!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这形势对您可不太有利呀。我军已经将介休城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而且你们的主帅宋金刚也已兵败如山倒,逃往东突厥去了。您这边的粮草恐怕支撑不了几日,如果继续顽抗下去,到时候大家都要挨饿受冻呢。依小人看,您不如现在就归降我们大唐,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痛苦,还能保住性命,何乐而不为呢?”

李道宗缓缓地说完这番话后,目光紧紧地盯着尉迟敬德,只见后者的脸色突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便被掩饰过去。李道宗心中暗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深知,自己刚才所说的那番话已然成功地戳中了尉迟敬德的痛处。

然而,尉迟敬德毕竟也是久经沙场、性情刚烈之人,又怎会轻易屈服?只见他冷哼一声,双目圆睁,怒视着李道宗和其身旁之人,大声喝道:“哼!尔等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我尉迟敬德一生忠于主公,义薄云天,岂会如你所言那般轻易投降于他人?就算如今城中粮草断绝,我等也绝不会向你们低头屈服!有种你们就放马过来吧,尽管攻上来试试,看看我手中这杆丈八长槊会不会答应!”话音未落,他猛地挥动起手中那沉重而锋利的长槊,刹那间,一股强大的劲风呼啸而出,犹如狂风骤雨一般席卷而来,带着凌厉的气势直扑李道宗二人而去。仿佛想要凭借此惊人的威势将眼前这两个胆敢挑衅他的人一举吓退。

宇文士及乃是其父亲宇文述膝下三子之中与他最为相像之人。相较于那愚钝的宇文化及以及更为笨拙的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可谓是聪慧异常、机敏过人。此人极善察言观色,且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尉迟敬德,宇文士及心中自是跟明镜儿似的,他如何不知晓这尉迟敬德不过是在故作姿态、虚张声势罢了。

只见宇文士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缓声道:“想当年,那西楚霸王项羽堪称英勇盖世,力可拔山举鼎,气势磅礴、威震天下。然而即便如此英雄豪杰,最终却也难逃孤掌难鸣之境,落得个四面楚歌、寡不敌众,无奈之下只得拔剑自刎于乌江畔的凄惨结局。莫非尉迟将军自以为比那西楚霸王更具能耐,竟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以一己之力抵御我等这千军万马不成?再者说了,就连你们的主帅宋金刚如今都已将尔等弃之不顾,自顾自逃命去了,您又何必这般死心塌地、一厢情愿地对他尽忠守义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