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李侍郎负隅顽抗 包青天妙计周旋(2/2)
终于,他发现李侍郎每隔几日便会有神秘人深夜到访,这些神秘人皆身着黑衣,蒙着面,行迹鬼祟至极。他们每次到来,都会避开府邸的正门,从后院的一处隐秘角门悄悄进入,而且进入后便直奔李侍郎的书房,一待就是数个时辰,出来时还会携带一些包裹,包裹的形状看起来颇为可疑,鼓鼓囊囊的,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展昭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包拯后,包拯坐在太师椅上,双手交叠,放在胸前,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这些神秘人如此行事隐秘,恐怕与李侍郎的罪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依本府推断,他们很可能是在转移重要物品或者传递关键信息,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这或许是我们打破僵局的关键所在,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包拯果断命展昭在神秘人下次出现时,秘密跟踪他们,务必查出他们的落脚点和真实身份。展昭领命而去,经过几日几夜的蹲守,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雨夜,等到了神秘人的再次出现。他身形矫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悄然跟在神秘人身后。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狂风呼啸着吹过,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悲歌,但他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揭开李侍郎的真面目。
神秘人在风雨中匆匆前行,脚步急促而慌乱,似乎生怕被人发现。他们一路朝着城外奔去,七拐八拐,最终来到了一座偏僻的庄子前。庄子周围杂草丛生,围墙高耸,透着一股阴森而神秘的气息,仿佛是一座被世人遗忘的孤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
展昭小心翼翼地避开守卫,施展绝顶轻功,如鬼魅般潜入庄子内部。他的身影在黑暗中穿梭,犹如一只夜行的灵猫,悄无声息。进入庄子后,他发现这里竟然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一箱箱的金银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堆积如山,那是李侍郎贪婪的象征,也是他罪行的见证。旁边还放着一些尚未销毁的文件,展昭走近一看,文件上详细记录了李侍郎与各方势力的非法交易和往来账目,每一笔都清晰明了,罪证确凿无疑。展昭心中暗喜,他迅速将这些文件藏好,藏在了自己特制的暗袋之中,那暗袋仿佛是正义的保险箱,承载着将李侍郎绳之以法的希望。然后又巧妙地在庄子里留下了一些开封府的独特标记,这些标记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只有开封府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以便后续带人前来搜查时能够迅速找到证据,不至于迷失方向,仿佛是在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正义的方向。
与此同时,包拯在朝堂上也没有闲着。他充分利用自己多年来在朝中树立的威望和积攒的人脉,频繁地与一些正直的大臣会面。在一间雅致的茶室里,包拯与几位大臣相对而坐,茶香袅袅,但众人的神情却异常严肃。包拯神色庄重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李侍郎一案调查受阻,此贼妄图逃脱国法的制裁。但我们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坐视不管?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向皇上施压,要求加快调查进度,确保公正严明,不能让李侍郎这样的奸佞之臣逍遥法外,否则我朝将永无宁日。我们要为了朝廷的清明,为了百姓的福祉,挺身而出,与这等奸臣斗争到底。”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被包拯的正义之言所打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是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斗志。“包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定当全力支持,绝不能让这等奸臣得逞。这李侍郎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危害了朝廷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我们不能再姑息养奸。”一位大臣义愤填膺地说道,手中的茶杯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于是,包拯带领着这些大臣,在朝堂上多次向宋仁宗进谏。他们言辞恳切,据理力争,强烈要求皇上彻查此案,不能被李侍郎的党羽所蒙蔽。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激烈,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包拯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如同洪钟般响彻朝堂,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正义的子弹,射向那些为李侍郎开脱的人。
李侍郎见形势对自己愈发不利,狗急跳墙之下,竟心生歹念,打算派人刺杀包拯,以绝后患。他在自己的密室中,与几个亲信密谋道:“如今包拯那厮步步紧逼,若不除之,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找几个身手高强的杀手,务必在近日将包拯解决掉,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只要包拯一死,这案子就会陷入混乱,我们就还有机会翻身。”
然而,包拯早有防备。他深知李侍郎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因此加强了自身的安保措施。展昭更是时刻守护在包拯身边,如同一尊守护神,寸步不离。杀手们几次试图下手,都被展昭敏锐地察觉,并将其击退。展昭的武功高强,每一次与杀手的交锋,都如同猛虎扑食,将杀手打得落荒而逃,保护了包拯的安全,让李侍郎的阴谋再次落空。
在包拯的不懈努力下,新的证据被呈到了宋仁宗面前。宋仁宗看着那一份份触目惊心的罪证,脸色变得阴沉无比,仿佛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朝堂上,大臣们的舆论压力也如排山倒海般涌来,宋仁宗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受李侍郎党羽的蒙蔽,要彻查此案,将李侍郎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还朝廷一个清明之世,让正义之光再次照耀这片土地。
究竟李侍郎还会使出什么最后的挣扎手段?包拯又将如何应对,确保将其彻底绳之以法?且听下回分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