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包拯,朕命你立刻将其捉拿归案!”(1/2)
《开封异闻录》
第四十四回:拨云见日
得到仁宗皇帝的支持后,包拯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对案件的进一步调查。他深知此次对手位高权重,背后势力错综复杂,行事必须万分谨慎,稍有差池,不仅无法将罪犯绳之以法,还可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公孙先生,你觉得我们从何处入手,才能抓住那权贵的把柄?”包拯在书房内,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与公孙策商议着。书房里弥漫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氛,烛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着包拯忧虑的面庞。
公孙策手抚下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大人,那权贵与刘富商的往来账目或许是关键。但这些账目必定被他们藏得极为隐秘,且有重重保护,要找到绝非易事。恐怕他们不仅藏于密室之中,还可能设置了各种机关陷阱,以防被人发现。”
包拯微微点头,目光深邃而坚定:“不错,我们需派人暗中查访刘富商的各处产业,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看能否有所发现。同时,也要留意他们可能转移或销毁证据的动向。此事需万分小心,切不可打草惊蛇。”
于是,展昭伤势稍好,便不顾身体的疲惫,带领一队精明能干的人马秘密展开调查。他们日夜兼程,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线索。
经过数日的奔波与排查,展昭终于在刘富商的一处秘密仓库中找到了一些重要线索。那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密室,若非展昭心细如发,恐怕难以察觉。密室的入口被巧妙地伪装在一堆货物后面,若不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发现端倪。
“大人,我们发现了几本可疑的账本,上面记录的似乎是与那权贵的交易详情。”展昭匆匆赶回开封府,将账本递给包拯,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带着一丝兴奋。他的衣衫被汗水浸湿,身上还带着几处在调查过程中不小心刮蹭的伤痕。
包拯仔细翻阅着账本,脸色愈发凝重,每一页账目都触目惊心:“这些证据足以让那权贵无法狡辩。但我们必须小心保护,不能让其再有可乘之机。立刻将这些账本妥善保管,派专人看守。”
然而,包拯还没来得及将证据呈交皇上,消息却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
那权贵得知事情败露,顿时慌了手脚,但他不甘心就此伏法,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在朝中散布谣言,污蔑包拯诬陷忠臣,企图扰乱朝纲。一时间,包拯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各种指责和质疑的声音纷纷传来。
“大人,如今这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该如何是好?”王朝忧心忡忡地问道,他的脸上满是焦虑和不安。他在府中来回踱步,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包拯神色坚定,目光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只要有确凿的证据,定能还自己清白。那些谣言不过是他们的垂死挣扎,不必太过在意。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
就在包拯准备应对之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
“大人,负责此案的几位官员突然被调离京城,案件的审理陷入僵局。”马汉匆匆来报,他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奈。
包拯心中明白,这定是那权贵的手段,试图通过打乱办案人员的部署来拖延时间,甚至让案件不了了之。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绝望,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的决心。
但包拯并未气馁,他那坚毅的脸庞在困境中依然散发着不屈的光芒。他决定直接面见皇上,陈述真相。
在皇宫中,包拯面对皇上,慷慨陈词:“陛下,臣对朝廷忠心耿耿,此次所查之事绝无半点虚假。那权贵贪污腐败,证据确凿,望陛下明察。”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正义的力量。包拯跪地不起,额头触地,恳切地说道:“陛下,若不将此等奸臣绳之以法,朝廷纲纪何在?百姓何以为生?臣愿以性命担保,所查之事千真万确。”
仁宗皇帝看着包拯,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毕竟此事涉及朝廷重臣,处理起来需慎之又慎:“包拯,此事朕自会详查。但如今朝中众说纷纭,朕也需谨慎处理,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轻易定罪。”仁宗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