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领地变革2(1/2)
陈轩说了这些也没有多说了。
这些事情也不是开一个会就能推动的,还需要其他手段配合。
例如干不好还能回来之类的承诺。
当然最有用的还得是真的有人单干赚到钱,这比什么都好用。
其实餐饮跟这工匠跟类似,但是这个更多要靠民间自发形成,领地就不管了。
如果谁做饭手艺好、大家都喜欢吃,到时候他们开饭店自然有人捧场。
最多人讨论的工匠说完了,后面就好说了。
高级人才主要指医生、教书先生等,他们的工资基础定在了100铜,一样跟随等级提升而增加。
最后剩下的就是士兵了,也同样按照等级划分。
一阶兵10铜,二阶兵30铜,三阶兵40铜。
在陈轩的长期规划中,二阶兵和三阶兵才算正式的军队。
一阶兵只能算是预备役。
有些士兵仗着领地有伤害加成,在提升等级方面不上心。
到时候就用经济的规律让他们产生动力。
最后就是官员的工资。
陈轩决定暂时按照医生这一档来,等到了县城后再根据海沧府的情况进行调整。
在说完这些安排后,孙玉堂最后又提了一嘴。
所有新加入领地的居民需要经过为期十天的“适应期”再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好听点是给他们一段时间熟悉领地,实际上就是要新人先做出贡献再给他们发工资。
陈轩对这个政策不置可否,就这样这一次会议结束了。
对陈轩来说是结束了,但是领地的各级官员却要开始忙活了。
定好领地的工资标准之后,坪山城的那些人就要挨着个统计到位了。
统计完之后才算是正式有了四海城的户籍,可以享受这些工资待遇了。
郎勉之把户籍处的成员扩大到了十个人,依然忙不过来。
最后还是寇准给出了个主意,让四海书院到坪山谷去讲课,而内容就是识字。
那些常见姓氏、名字、职业,是最重要的内容。
到时候每个人歪歪扭扭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职业,就可以给户籍处节省一大半的工作量了。
有了这些助力,户籍室才得以顺利的运转起来。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得到户籍后进入到坪山谷中,充实但各个附属领地中。
由于有这么多人口进入,居民们自主建立的定居点开始在各地出现。
坪山谷也开始变得繁华起来。
最终外部的大部分人口都进入了坪山谷内,外部的人口反而是少数。
主要也是聚集在望南村和坪山城一代,并没有大规模开发外部。
其原因并非是陈轩不想开发外围,而是坪山谷的面积就实在不小了。
居民布置的太分散也不利于互相之间进行交易,也就难以推进领地提升繁荣度。
领地从城镇想要突破到县城,就不可能还想以前一样建筑和人口到位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