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们真的要这样(2/2)
你不甘心,一口咬定没有。
你可以不承认。
你去吃饭,去喝水,甚至连你那句‘九千岁’的话,都被人特别记录了。”
最重要的是,房门和房门都上了锁。
“他们如何知晓,如何看见,如何绘制。”
谁也不知道。
因此,魏忠贤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好,那就这么定了,我打算修建一个烈士纪念馆。
“那里,是为国而死的人,也是为国而死的人。”
“凡是为朝廷除掉心腹之患的人,或者是献祭的人,都会被立上灵牌,届时,所有大明的子民都会被放上灵牌。”
“等我死了,我也会加入英雄殿。”
“那…”魏忠贤吞了一口口水。
朱由检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有你在,只要大明还在,我们就还在。”
“我还以为,像是你这样的,在外面,收养了一个义子呢。
“纵然你的孩子在你去世之后还能尽孝,但你的孩子,甚至是曾孙,曾孙怎么办?”
“他们不会感激你的,也不会为你祈祷。”
“有了这座功勋殿宇,诸位便是我大明的功臣,我能为诸位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魏忠贤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好了,别闹了。
可以了,微臣向您道谢。”
“临行前,他特别叮嘱过,不要让司礼监的执笔人李永贞出手,只让王体乾出手。
朱由检喝着茶水,吩咐着:“小弟,你去将这李永贞押去,严刑拷打。”
“是,皇上。
还没休息呢,孙承宗就来了。”
朱由检对这个老头还是很客气的。
这一次,他是来商量辽东的事情的。
这一次辽东之战,自然是以防御为主。
这一招,正是孙承宗一贯的风格。
若非高第胡乱发号施令,只怕早就将女真人杀回山林了。
更何况,他还将关宁防线打造得固若金汤。
而皮岛那边的毛文龙则是两面受敌。
那时候,后金国正焦头烂额。
而到了国家之后,孙承宗更是一眼就看穿了这支军队的优柔寡断。
他们觉得,投降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提议将高迎祥斩杀,这才是真正的震慑。
另外,关宁战线上接连打败了多尔衮,豪格等人。
大明渐渐回过神来。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崇祯皇帝的多疑和天时。
朱由检将孙承宗的计划仔细的听着。
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表扬。
“大人,对于我派袁崇焕去山东的事情,您有什么看法?”
孙承宗微笑着说道:“我这徒弟,您还不了解吗?”
“崇焕虽然有武将的才能,但他没有宽容的胸襟。
“就算皇上不将袁崇焕派往山东,我也不会将他派往辽东的。“
朱由检知道,袁崇焕是一个心浮气躁的人。
哪怕毛文龙不被他干掉,其他几位将军,他也要干掉。
面对后金国,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等天灾过去,内乱平息,后金国就会一蹶不振。
朱由检继续道:“关于曹文诏的事情,我曾经考虑过,要不要将他送到孙承宗的身边,曹为人豪爽,胆识过人,并不是一个好的人选。
“我觉得他更合适。
京城的兵马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必须要进行一次变革。
像管老这样的儒将,想要对付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只有曹这样的强者了。
“关键是,曹文诏与宁铁骑关系匪浅,若是他接受了这个任务,也能应付得来。”
在部队里,没有任何理智可言。
“越是凶残的人,说话就越是有分量,这句话说到了朱由检的心坎里。
果然名不虚传,孙承宗!”
单凭曹文诏留下的资料,就能为他找到一个最好的人选。
“既然如此,再加一人,曹文诏,以司马自居。”
“册封为守备司马都尉,总镇统帅,并赏御用宝刀。”
朱由检接着又道:“孙老,我要裁减兵员。”
1.现在的士兵,卖刀卖箭,卖妻儿,上街乞讨,闹事闹事,大部分士兵都成了将军的奴仆,一辈子为将军卖命。
“但将之子仍为将,将之子仍为奴。”
朱由检道:“既然如此,不如从头再来。”
“从正德朝的时候,大明的军力就已经崩溃了。”
“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还能上得了战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孙承宗静静地听着,一言不发。
朱由检的想法,他怎么会不知道,他也曾经年轻,他也曾经年轻,他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可在军队里呆了这么多年,他也知道,训练一支军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所有这些都是必须的。
“这两样东西,都是要花钱的。”
孙承宗被朱由检这么一说,眼睛顿时一亮。
是的,金钱。
大明现在最强大的关宁骑兵,都是用银子堆起来的,而不是用金钱堆起来的。
但每年都是如此。”
边关贪污。
照这个趋势发展,大明就有麻烦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