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成功带回了一批盐矿石(2/2)
这次远行使得部落的生产活动暂停了整整三天,但收获之丰硕令人欣喜,尤其是石灰石的数量,足以支撑部落今年的房屋建造需求。
要将这些石灰石全部烧制成熟料,确实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不过,部落目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围墙的修建上,每天只需用土窑烧制一部分便能满足。
久未使用的土窑也因此重新焕发了生机。
烧制石灰石的过程相对简单,无需长时间守候,只需偶尔添柴即可。
尽管水稻尚未成熟,但今年的麻类作物已经可以收割了。
之前种植的麻地约有二三亩,经过一年多的生长,如今正是收获的好时机。
这些麻最终制成的麻绳和麻线,足以满足部落未来一段长时间的所需。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部落又种植了七八亩麻地,今后的麻料供应将更加充裕。
如此丰厚的麻料,自然得拿出一部分来制作高品质的麻绳。
宋遥精心挑选了三分之一的麻,准备进行水沤处理。
然而,部落里现有的池塘并不适合用来沤麻,毕竟麻腐后的恶臭实在令人难以忍受,若放在池塘中,恐怕会将鱼儿全都熏死。
无奈之下,宋遥决定另辟蹊径,挖掘一个新的池子。
众人齐心协力,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挖成了一个五米见方、一米多深的池子。
虽然不算特别深,但用来沤制这些麻已是绰绰有余。
麻料的沤制计划得井井有条,分批次进行。
每次都将池子填得满满当当,而沤麻过程中散发的刺鼻气味,每次揭开池子时都让宋遥感到头晕目眩。
考虑到一亩地的麻若全用来制作麻线未免太过浪费,宋遥决定尝试制作一些麻布。
然而,部落里的织布机在冬季并未完工,缺乏实际材料,单凭空想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于是,宋遥果断放弃了在冬季制作织布机的念头,转而计划在麻料收获的季节边尝试边改进织布机,相信这样会比单纯想象更为有效。
随着秋意的渐浓,部落的气氛也变得忙碌起来。
田间的庄稼金黄一片,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麻线的制作在这段时间里不得不暂时搁置一旁。
好在麻这种作物对采收时间并不十分苛刻,只要天气允许,随时都可以进行加工。
部落里早已储备了各式各样的麻绳。
那些粗壮的麻绳,有小孩子的手腕那么粗,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需要承受重物的场合却是不可或缺的。
而那些细如筷子的麻绳,则因其轻便灵活而广受欢迎,家家户户的箩筐、背篓上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不断改良,现在部落的麻绳不仅更加结实耐用,而且在细节上也做得更加精致。
就拿最新推广的那种小拇指粗细的麻绳来说,它既纤细又强韧,比起之前的版本,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族人们的追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