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 第246章 开窗理论

第246章 开窗理论(2/2)

目录

他当然明白,六十年代初的龙国,工业基础薄弱,资源极度匮乏,绝大部分人甚至连“光刻机”是什么都搞不懂。

更关键的是,这个项目一旦启动,必然会触动各方利益,尤其是那些已经在类似领域中布局多年的人。

但许志远并不在乎。

他之所以提出“举全国之力”,并不是为了真的调动所有资源,而是为了引发争议。

他很清楚,反对派一定会跳出来,拼命阻挠,甚至用各种理由将“举国之力”的提案推翻。

而当他们在争论中耗尽了力气,许志远再退一步,提出“只需要少量资源”,这些人为了显得自己“理性”和“务实”,就会不得不点头同意。

这是一场提前设计好的局。

光刻机的研发,本来就不需要占用太多资源。

他手里有系统的资料,这让他的研发效率远超常人,投入的资源也远远低于那些传统的研发团队。

只要能获得一部分基础支持,他就能迈出第一步。

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了。

“同志们,我听明白了。”许志远的声音低沉有力,打断了会议室里的嘈杂声。

他抬头看向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变得坚定,“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也明白大家对资源分配的顾虑。不过——”

顿了顿,目光如炬,接着说道:“如果大家觉得‘举全国之力’确实不妥,那就由我个人团队来负责这个项目。我不需要大规模的资源调配,只需要一些基础的支持——实验室设备、少量资金,以及几名技术骨干。如果能满足这几点,我许志远可以自己把光刻机的研发干出来!”

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反对派显然没料到许志远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退让”,一时间全都愣住了。刚才还在激烈反对的人,这会儿全都瞪大了眼睛,像是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他要自己干?”一位反对派官员低声嘀咕。

“这小子脑子有病吧?”张国辉皱着眉,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短暂的沉默之后,会议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笑。

张国辉第一个站起来,笑得前仰后合,语气中满是讥讽:“许志远同志,你刚才说什么?你一个人要搞光刻机?你知道你刚才那话听着像什么吗?像个孩子在给大人吹牛!你是不是觉得我们都不懂技术,就能随便被你糊弄过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