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项羽非死不可吗?为何不回江东?(2/2)
【“当然,也跟他的虚荣心有关。”】
【“彭城曾是楚国旧地,会稽郡则是吴越旧地。”】
“按照地区划分,彭城不算江东,会稽才是真正的江东。”
【“对项羽而言,彭城是他重点经营的地方,是他的大后方。”】
【“但是项羽没有守住自己的大后方,刘邦曾带着56万大军攻入彭城,烧杀抢掠了一番。”】
“高祖没下过这样的命令,是那些士兵被贪婪冲昏了头。后来高祖制止了士兵烧杀抢掠之举。”
“刘邦在彭城找美女、赏珍宝、设酒宴又如何解释?”
【“虽然后来项羽把彭城夺回来了,但彭城元气大伤。”】
【“项羽兵败的垓下,离彭城也就一两百里路。”】
【“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主力军队全被灭了。”】
【“就算他跑回去,也不可能再重新拉起一支队伍。”】
【“项羽自刎,还有一个原因。”】
【“他手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名叫周殷。”】
【“项羽很信任他,让他做了西楚的大司马,也就是西楚军队的最高统帅,西楚的二把手。”】
【“项羽带着军队在前线跟刘邦打仗,还有一部分军队留周殷领导。”】
【“如果说周殷靠得住,项羽就算全军覆没了,只要能跑得出去,他至少还有一点从头再来的资本,还有搏一把的机会。”】
【“可这个周殷靠不住,自从跟项羽开战之后,刘邦就把周殷当做自己的重点收买对象,经常派人去暗中联络周殷。”】
【“周殷一看项羽在前面打的不怎么样,干脆就投降了刘邦,而且一不做二不休,带着部队在项羽的后方搞大屠杀。”】
“呸,我最恨这种人!”
“叛徒!”
“这周殷最后也没得好死!”
经历过抗日的人,最厌恶的就是“大屠杀”这三个字。
【“据史书记载,周殷不仅背叛西楚,屠毁了六个县城,还调动全部兵力,跟着彭越等人一起到垓下围攻项羽。”】
【“当项羽在阵前看到周殷的时候,他就应该清楚。自己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要么阵前战死,留个万世英名。”】
【“要么突出重围,找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以项羽的性格,他显然不会选第二条路。”】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跟徽钦二帝和大明战神比,霸王更有帝王之气,不惧死!”
【“至于他回到会稽郡,还能不能拉起一支八千人的队伍?”】
【“当初拉起队伍的不是项羽,而是他的叔叔项梁。”】
【“后来项羽当了老大,跟八千会稽子弟一起征战,情同兄弟,但从没有重点提拔过会稽郡出来的这些人。”】
【“他当了霸王,也没有特别关照过会稽郡的父老。”】
【“现在他失败了,当初带出来的人也都死光了,他再回到会稽,谁还会跟他?”】
“被称为盖世英雄的西楚霸王,其实是个吝啬的人!”
“原本陈平、韩信都是项羽的手下,没得到重用,反投刘邦,成了对付他的杀手锏。”
“项羽说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也与他的高傲有关。他被刘邦打的一败涂地,觉得丢脸,不知如何开口。”
“不可沽名学霸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