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草药知识(2/2)
爷爷耐心地解释道:“三七能够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液凝固,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状,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症。”
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林羽和苏瑶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常见草药。他们了解到,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的功效,它常常生长在河边、溪边等潮湿的地方,采摘后可以直接鲜用或晒干备用;艾草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多生长在荒地、路旁或山坡上,在端午节时采摘的艾草药效最佳,可用于制作艾灸条或泡脚等;还有黄芪,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它一般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或草地上,采挖后需经过炮制才能入药。
除了认识草药的种类和功效,爷爷还着重教导他们如何辨别草药的生长环境。爷爷告诉他们,不同的草药对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喜阳的草药通常生长在山坡的向阳面、空旷的草地等阳光充足的地方;而喜阴的草药则多分布在树林下、山谷间等较为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了解这些,对于寻找和辨认草药至关重要。
在采摘草药方面,爷爷强调了采摘时机的重要性。他说:“草药的采摘时机直接影响其药效。有些草药要在花朵盛开时采摘,有些则需在未开花或果实成熟时采收。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金银花,采摘过早或过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草药的生长规律和药用要求来确定采摘时间。”
而对于草药的炮制方法,爷爷更是言传身教。他向他们展示了不同草药的炮制工具和步骤,如炒制、炙制、煅制等。爷爷说:“炮制草药可以改变其药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例如,有些草药经过炒制后,其寒性会减弱,温性会增强;而有些草药经过煅制后,质地会变得更加酥脆,便于研磨和服用。”
在学习草药知识的过程中,林羽和苏瑶不仅认真聆听爷爷的讲解,还亲自动手实践。他们跟着爷爷在山林中小心翼翼地采摘草药,按照爷爷传授的方法进行炮制加工。每一次成功地辨认出一种草药,每一次完成一次炮制过程,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和对草药文化的敬畏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羽和苏瑶对草药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熟练。他们开始尝试运用所学的草药知识,为村里一些患有轻微病症的村民提供一些简单的草药治疗建议。有一次,村里的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倒,膝盖擦破了皮,伤口有些红肿。林羽和苏瑶根据爷爷教的知识,采摘了一些金银花和艾草,将金银花煎水清洗伤口,然后用艾草制成的艾绒轻轻敷在伤口上。几天后,小朋友的伤口就逐渐愈合了,红肿也消退了。
这件事情让林羽和苏瑶更加坚定了学习草药知识的决心。他们知道,草药知识不仅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更是一种能够帮助他人、传承文化的宝贵财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奥秘的山林中,他们将继续跟随爷爷的脚步,深入探索草药的世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守护灵风山村村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