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滕王阁序的影响力(2/2)
原本被忽视的皇帝,现在却因为一篇《滕王阁序》而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名字和作品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而魏国,也将因为这位皇帝的才华而名扬四海,成为文化繁荣的象征。
在圣武大陆上巨鹿学院作为一所声名显赫的学府,吸引了众多儒学学者的加入。这次册封典礼巨鹿书院的人也有人来到这里的,毕竟魏国招收宫女这也算是一件大事件。作为儒家学派的领头羊,巨鹿学院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展示自身影响力的机会。
在这个世界,儒学被普遍认为是治国安邦的根基。然而儒学的传播并非仅限于巨鹿学院一家,各地的书院同样培养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儒学精英。
为了确保巨鹿学院培养出的学子能够得到各国皇室的认可,学院必须与各国的皇室建立良好的关系。否则,即便学子们在儒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也难以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儒学之人对于管理国家的统治者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他们认为只要能够使儒学得到广泛传播,并在实践中造福于民,他们就会给予支持。换言之,如果能够确保学习儒学的人有机会担任官职,那么无论国家由谁来执政,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巨鹿学院的儒者们在聆听了柳文山饱含深情地朗诵《滕王阁序》之后,无不感到震惊。他们不得不承认,写出这篇骈文之人的文采实在是非常出众,甚至超越了学院中许多资深大儒的才华。
这一发现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巨鹿学院一直自诩为天下儒学的正统所在,其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现在却有一篇出自世俗帝王之手的骈文,文学造诣既然如此之高,这无疑是对他们学术权威的一种挑战。
尽管如此巨鹿学院的儒者们并非缺乏智慧之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此时公开质疑魏国皇帝的才华,不仅会显得学院心胸狭隘,难以接受外界的优秀文化,而且还会引起魏国皇庭的不满。
他们明白魏国皇庭对巨鹿学院的支持是学院能够维持其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如果得罪了皇庭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学院的学子们将来难以在魏国担任官职,就连他们自己也可能会面临无法离开魏国的困境。
柳文山并没有对这片骈文做出过多的解释,毕竟只要是有一些文学基础的人都能够领略其精妙之处。真正的才华无需多言,作品本身便是最好的证明。
柳文山继续保持着他的淡然态度站在台上。随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由工部精心制作的新式宣纸,慢慢地展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
柳文山开口说道:“我们魏国的陛下,他的心中一直怀揣着对天下文人们的深切关怀。他深知文人们在书写书籍时,耗费的纸张数量巨大,对于许多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因此陛下特地命令工部制作出这种新式宣纸,它的质地轻薄而坚韧,价格低廉,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子们的经济负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