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 第553章 叔孙通竟然有真知灼见?

第553章 叔孙通竟然有真知灼见?(1/2)

目录

“叔孙通?”

“是,一个研习儒学的弟子,平日里多在稷下学宫与人辩学。”

成蟜有些意想不到,他到齐国后,第一个来拜访的,既不是齐国丞相后胜,也不是想要和依附秦国作为晋身之资的其他官员,居然是那个六易其主的高人。

田成看着安静思索的成蟜,想要多问几句,又不敢开口打扰。

看成蟜的样子,既像是知道叔孙通,又像是不知道,是还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见,也是有些不太想见。

田成又等了一会儿,成蟜还是不说话,他建议道:“公子若是不想见,我这就让他回去。”

实际上,田成也有自己的私心。

他已经得知宫里的安排,今天就会派人来拜访成蟜,会用一切手段,来干扰成蟜的宁静日常。

叔孙通这种只会清谈,做不了事的人,对齐国的计划是没有任何助力的,成蟜不见他,就可以把时间留出来,给今天即将要来拜访的同僚。

那件事若是做成,就算他只是提供个住处,将来在齐王那里,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功劳。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我确实不想见他,但是,还是见一下吧,听说他和淳于越是师兄弟。”成蟜自有计较,叔孙通就是他当下最需要的人。

即便是事先安排好,由王贲出面接待应付齐国的那些人,可他若是没有好的借口推脱,时间一久会让齐国觉得秦国倨傲无礼。

叔孙通来的正巧,听田成的意思,此人还是个在野党,没有一官半职,若是与他交流起来,即便是讨论到一些国家大事,也可以回头不认账。

而且,这种身份的人,最喜欢讨论时事,且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力争让对方接受他输出的观点为止。

成蟜就可以用这个叔孙通推脱掉其他人的拜访,这几日就和叔孙通引为知己,一切为了秦国,都是值得的。

“淳于越去了秦国?”田成吃惊道。

天下人,想去哪去哪,为的就是求官求名。

他意想不到的,不是淳于越去了秦国,在这个时代,奔走列国的人,不计其数,这都是正常现象,不值得惊讶。

让他猝不及防的是,淳于越到了秦国,看样子还见到了秦国,并且得到了安排,不然成蟜也不会看在淳于越的面子上,见叔孙通。

只是,他当时也在秦国,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如此仔细想想,田成竟觉得后背凉风习习,秦国的消息封锁如此严密,秦王对秦国的掌控,远在其他列国诸侯之上。

这也就意味着,他在咸阳的所有动作,都在秦王和成蟜的眼皮子底下,如同透明一般。

幸好,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太过分的事情,更没有从事谍子任务,最多是写了几封家书,还有给齐王的几封信。

现在看来,那些信的内容,早就泄露出去了。

“淳于越有些才干,王兄给了他一官半职,也算是在秦国住下了。”成蟜随意回应,就像是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然而,他越是如此,田成想的就越多。

有些才干,一官半职……这天下人,谁不知道?

在秦国做官,那是法家弟子的天堂,诸子百家并不是说其他的都没有机会,但是也没有成蟜说的这么容易。

尤其是儒家,他们和法家的理念截然不同,想要在秦国做官,难上加难。

就拿现任秦国丞相王绾来说,是儒家弟子,但也是老秦人贵族,有着几代人在秦国的积累经营,最重要的是,他同样也要学法。

而成蟜不过是随口一说,淳于越这个官当的,实在是太容易了。

莫非,秦国想要更换国策,不再奉行法家的那一套耕战为功,而是决定引入儒家的王道教化?

倘若真是如此,天下就要大变了。

秦国不再尚武征战,而是选择与周边列国和睦相处,对齐国来说,不见得是个好消息。

秦国不再暴打三晋和楚国,那么三晋和楚国就有可能要暴打齐国。

田成心中有千百样烦恼,也不好在这里直接询问成蟜,他揣着无数心事,把叔孙通带了过来。

按照规矩,他应该离开,但是按照本心,他想留下来听听,到底是什么情况,秦国对儒家感兴趣,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田成往旁边的席位坐下,整个人收了音,既不打扰成蟜,也不吸引注意,就想做安静做个透明人。

“齐人叔孙通,见过杜侯。”

叔孙通看着田成留下,些许不理解,并没有开口诉说。

他站在成蟜面前,今天就是来混个脸熟,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害怕田成听到。

即便是他真的在这里说起,想要去秦国效力,也不用担心田成会为难自己。

一来是秦齐两国的关系,正处于最亲密的时刻,不会为了他一个没有什么作用的稷下学子受到影响,

二来是反正在齐国也没有在意他。

即便是在稷下学宫,与人辩学,对答的如何精彩,都无法改变进入不了齐国朝堂的事实。

“叔孙通,我听说过你,淳于越的同窗,他说你这个人身上有商周之风,专习古礼。”成蟜看着桌子上的果脯蜜饯,一双筷子挑来挑去,也没有夹起来任何东西。

他索性丢下筷子,拿起旁边清洗干净的干枣,直接丢进了嘴里,嘟嘟囔囔道:“可是这大争之世,列国征战频频,靠的是将士们勇猛作战,百姓们按时耕耘,耗的是国家积累,拼的是君臣相和,雄才大略,本公子多少有些不明白,你那套周礼,就算是学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又能有什么用处?”

“齐国安定和平,百姓安居乐业,但齐国不会用你,你无法让齐国的土地粮食产量有所提升,也不能让人口有所增加,更不能使得每年再无人冻死饿死,至于礼制,齐国八百年传承,什么样的礼制没有,何须用你?”

“三晋百多年,可它们根生于晋,同样不需要你叔孙通。”

“燕国苦寒,你不见得想去,不然这么久,你要就去求官了。”

“楚国更不用说,一句楚蛮夷,你的所有学问,都将不起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